从东北亚博览会看东北振兴八年来历史性转变(3)

来源:新华08网  2011-09-13 16:11
本文导航
  1. 1.
  2. 2.
  3. 3.

  跳出“数字经济”怪圈 摆脱“先发展、后民生”理念

  民生状况显著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记者在展会上采访发现,东北地区实施振兴战略以来,不断加强关注民生与社会事业发展,逐渐跳出过去纯“数字经济”的怪圈,摆脱了“先发展、后民生”理念,有效实现经济社会进步与居民收入增加同步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0年辽吉黑三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7713元、15411元、1385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居四大区域板块第一位。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10年中央财政补助东北四省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441亿元,2010年底东北四省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49万人,领取养老保险金人数达176万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10年辽吉黑三省实现新增就业238万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推进。2010年中央下达东北四省区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155亿元,开工建设(含棚户区改造)140万套,完成8.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煤矿、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已使东北地区133万户居民受益;加强农村饮水安全,解决了49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以长春市为例,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中注重服务民生,打造绿色宜居城市,实施健康长春计划,逐渐跳出了纯“数字经济”的概念,经济理念发生了“质”的转变。据了解,长春关注群众增收,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7%以上;关注就业,开发就业岗位12万个,为1000名低保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公益性岗位,7万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支持困难群体参加养老保险,解决职工参保历史遗留问题,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抓好基本生活、住房、医疗、教育等七类救助工作,进一步健全城乡大救助体系;改造农村泥草房、危房4万户,新建配建60万平方米保障房,改造200万平方米棚户区及危旧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城乡之间、高中低收入群众之间享受教育服务的差距,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及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60%村卫生所完成标准化建设……

  吉林省经济学专家、吉林财经大学校长宋冬林认为,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八年来,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传统的老工业基地逐步走出了低谷,初步走上了内生驱动、良性循环的轨道,重新焕发出了生机活力,初步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之路,成为“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责任编辑:姜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单页阅读
图文资讯
已有0人参与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快速登录
返回新华08首页
编辑推荐
视频金融词典>>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