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宏观经济 > 国际经济一周大事回顾(10月9日-15日)

国际经济一周大事回顾(10月9日-15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1年10月16日11:18分类:宏观经济

新华08网北京10月16日电 国际经济一周大事回顾(10月9日-15日)

10月9日

法国和比利时政府在布鲁塞尔达成协议,同意拆分受欧债危机困扰的德夏银行。

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柏林会面,两国将在10月底前就稳定欧元区的综合方案达成一致。

10月10日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萨金特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以表彰他们在宏观经济领域所作的研究。

比利时宣布,将德夏银行比利时业务国有化。

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宣布,原定本月17日召开的欧盟和欧元区峰会将推迟至23日举行。

10月11日

美国国会参议院以63比35的投票结果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旨在逼迫人民币升值。但预计该法案在众议院通过并成为法律的可能性不大。

美国国会参议院就奥巴马的就业促进法案举行程序性投票,法案未能获得继续推进所需的60票,这意味着奥巴马政府推动就业法案整体获得通过的希望落空。

斯洛伐克否决欧盟金融稳定基金扩容计划,斯执政联盟为此被迫下台。

由欧盟、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成的三方联合工作小组公布对希腊的第五次评审报告,称希腊很可能在11月初获得80亿欧元(约合109亿美元)的第六笔救助资金。

10月12日

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说,参议院通过的《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有引发贸易战的“严重威胁”,这一立法动议不合时宜。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提出应对欧债危机“路线图”。

中国鞍钢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晓刚当选国际钢铁协会新一任主席。这是40多年来首次由中国内地钢铁企业负责人担任这一行业组织主席。

10月13日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进口降幅略大于出口降幅,今年8月份美国贸易逆差小幅降至约456.1亿美元。

评级机构标普宣布下调西班牙评级,原因是西班牙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且金融体系可能进一步恶化,劳动力市场改革也未完成。

评级机构惠誉下调瑞银集团评级,并将高盛等七家大银行置于负面观察名单。

斯洛伐克议会批准了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扩容议案  。斯洛伐克是欧元区最后一个批准该文件的国家。

迅雷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文件,宣布放弃在美上市计划。

10月14日

欧盟统计局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欧元区按年率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为3.0%,与7月份和8月份的2.5%相比明显大幅上升。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14日至15日在法国巴黎举行,讨论全球经济和金融形势、二十国集团“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大宗商品和能源以及金融监管等问题。

10月15日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在巴黎举行的会议上通过新规则,将加强对系统性金融机构的监管。高盛、汇丰等被认为具有系统性影响力的银行将被要求额外增加资本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在巴黎表示,近几周来,发达国家经济形势呈现持续恶化态势,为救助欧洲主权债务危机,IMF可能需要增资。(完)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