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宏观经济 > 公投激起千层浪 G20峰会或给希腊“开小灶”

公投激起千层浪 G20峰会或给希腊“开小灶”

上海证券报2011年11月03日07:07分类:宏观经济

核心提示:希腊的公投决定也给即将召开的G20首脑会议蒙上阴影,原本欧盟想借此次会议为其刚刚达成的一揽子危机解决方案造势和争取外援。分析人士认为,鉴于希腊公投可能给欧债局势乃至全球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G20峰会可能重点关注希腊的问题。不少欧盟领导人则表示,将敦促希腊放弃公投决定。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的一句“我们要公投”,不仅让欧美股市应声跳水,更是让欧盟乃至G20的领导人忙开了。

在希腊宣布公投当日,德法两国首脑紧急通电话商讨对策,两人还临时决定,在2日也就是G20峰会正式开幕前一天当晚召集特别会议讨论希腊问题,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以及欧盟、欧洲央行、IMF的领导人都将出席。

希腊的公投决定也给即将召开的G20首脑会议蒙上阴影,原本欧盟想借此次会议为其刚刚达成的一揽子危机解决方案造势和争取外援。分析人士认为,鉴于希腊公投可能给欧债局势乃至全球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G20峰会可能重点关注希腊的问题。不少欧盟领导人则表示,将敦促希腊放弃公投决定。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衡道庆

内阁支持

公投最早下月举行

帕潘德里欧宣布将进行公投的决定,一度在希腊朝野上下引起强烈反响。不仅是反对党,连不少执政党内部人士都纷纷“倒戈”,反对总理的这一决定。

至少有六名泛希社会主义运动党资深议员对帕潘德里欧提出的公投决定表示了反对,并且有几名该党党员退党,使得帕潘德里欧在议会中的支持席位减少至152席,而要通过公投决定帕氏需要至少151票支持。

不过,在经过7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讨论后,帕潘德里欧成功地在周三早间争取到了内阁的支持。外媒周三引述希腊政府发言人的话称,希腊内阁当日早间决定支持总理就对欧盟援助方案进行公投的建议。据悉,在本周五希腊议会即将进行的关键性信任投票前,一些此前对公投决定提出过批评的内阁成员决定站到政府一边。

对于何时进行公投,希腊政府的表态是:越快越好。希腊内政部长哈里斯周三表示,希腊计划对最新援助协议进行的全民公投可能提前约一个月,到今年12月也就是圣诞节前进行。此前,希腊方面曾表示可能在明年1月进行公投。

欧元区各国

敦促希腊收回决定

尽管帕潘德里欧声称对赢得国会信任案抱有信心,并称全民公投将确保希腊仍留在欧元区,但希腊政府的这一决定却在欧元区其他伙伴国家中招致强烈反对。很多人担心,希腊的决定可能导致新援助方案被否决,进而阻碍欧债危机的整体解决进程,危及整个欧元区的生存。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参加北欧理事会2011年年度会议的北欧五国政府首脑1日对希腊决定将就欧盟的一揽子救助方案举行全民公投表示担忧。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1日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后发表的声明中也表示,欧盟10月27日通过的一揽子救助方案是拯救希腊经济的“唯一”途径,他称帕潘德里欧的决定令整个欧洲“震惊”。萨科齐同时重申,尽管希腊决定展开公投,但该国仍然应该坚持遵守上周欧盟达成的债务危机一揽子解决方案。

德国财长朔伊布勒则称,欧元区会继续支持希腊留在欧元区内,但前提是该国同意遵守上周欧盟峰会达成的相关救助协议。

西班牙财长萨尔加多周二呼吁希腊政府收回展开全民公投的决定,因为这会对欧元区的稳定带来负面冲击。荷兰首相吕特也表示,将和其他欧元区国家一道向希腊施压,要求后者取消全民公投。

变数陡增

G20峰会心系希腊

针对希腊的新举措,德法两国领导人1日当天紧急通电话,会后,两位难掩愤怒的领导人发布了一份声明,称法德决心与其他欧洲伙伴协力将上周达成的一揽子救助计划尽快贯彻落实。

法德领导人周二还宣布,将在2日晚间举行特别会议,专门就希腊问题进行讨论。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被要求在当天赶赴戛纳参会。出席会议的还有IMF总裁拉加德以及欧盟、欧洲央行等主要机构的负责人。

有分析认为,希腊的最新决定也会令其成为周四和周五G20峰会的焦点之一,参加峰会的各国领导人可能会把大部分时间用来针对希腊问题进行讨论。原本欧盟希望以东道主身份为其上周达成的新救助方案造势甚至“拉赞助”,但希腊的闹剧却令欧债危机的前景变得更加复杂。

希腊本身并不属于G20集团,但作为欧债的重要一环,希腊一旦出事,也可能无可避免地影响到整个欧元区。如果希腊公投否决救助案,该国很可能出现无序违约乃至退出欧元区。类似事件不仅将危及欧洲银行体系,更可能波及意大利等大型经济体。

此外,希腊的决定也会令欧洲领导人争取G20支援的努力变得更加复杂。因为有了希腊的变数,其他国家在考虑向欧元区提供援助时难免会多些顾虑。

[责任编辑:王婧]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