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区域经济 > 安徽破除林业发展瓶颈实现超常规增长

安徽破除林业发展瓶颈实现超常规增长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1年12月28日16:45分类:区域经济

新华08网合肥12月28日电(记者王立武)安徽省2007年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多措并举突破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单位面积产出率低、缺乏集约经营、规模化程度不高等瓶颈,加快兴林富民进程。2011年安徽林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呈现出一产稳步增长、二产加速增长、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的新局面,由林业资源“小”省迈入林业产业大省行列。

----定林权:森林资源快速增长

以资源培育为主的第一产业,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而安徽省现有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70%左右,人均森林面积只有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全国人均水平的1/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为安徽林业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据统计,目前全省已有5291万亩集体林地确权到户,涉及农户593万户,集体山林到户率达89%。已在55个县和36个乡镇建立了林业要素市场,办理林权流转25万宗,流转金额34.7亿元;办理林权抵押贷款1.9万宗,抵押贷款金额15.4亿元。

黄山区三口镇白果树村农民陈卫平原来从事旅游服务业,看到林改后林业发展前景好、有赚头,于2007年接手白果树村林农无力经营的荒山和低产杉木林420亩,组建了黄山区恒恬林场。在林业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林场于2008年春栽种了355亩的泡桐树。信心十足的陈卫平跟我们算了一笔账:以泡桐1立方米700元计算,8至10年后,1亩林木可收入7000元,总收入将达到300万元。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激发了陈卫平这样的林农的造林、育林和护林的积极性,同时,也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其它组织和个人的造林积极性。许多地方还通过吸纳社会资本,林地流转,规模造林。

在祁门县塔坊乡公路边一片平缓的山场上,一眼望不到头的油茶树苗,油亮翠绿,生机盎然。这是原金字牌镇干部刘接根停薪留职于去年贷款500万元、租赁群众2000多亩山场发展起来的。刚从山上忙活回来的刘接根告诉记者:“现在有了林权证,林业部门还提供技术、种苗和管理服务,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安徽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2011年全省新造林190万亩,各地目前正在以国家加大生态建设投资为契机,加大造林投入,并充分利用速生丰产林、油茶等木本粮油、能源林等基地建设工程带动作用,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大力支持林业企业原料林基地化建设,今后将力争按年递增200万亩左右的速度增加森林资源总量。

----深加工:跳出产原料卖原料的困境

以林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引擎。提升林业产业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一直是安徽省林业产业的主攻方向。调查显示,安徽省有1787家林业企业,但大多数林业企业生产规模小,装备水平低,创新能力弱。

“林业产值要实现大的跨越,必须突破林业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科技含量较低、品牌意识薄弱、林产品低端化的制约。”安徽省林业厅厅长韩柏泉介绍,安徽各地一方面立足林业资源优势,积极承接沿海地区林业产业转移,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另一方面通过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品牌培育,通过林业产业规模效益与集聚效应的发挥,通过企业的优化组合,提升林业企业自身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目前,安徽省已经拥有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6家,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已有40多家。到“十二五”末,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将会超过600家。

皖南新安江畔深渡镇是远近闻名的枇杷产地。2009年秋,一些枇杷种植户由于市场信息不灵、销路不畅,数千公斤优质枇杷卖不出去白白烂掉,损失惨重。2010年村民们自发成立了枇杷专业合作社,注册“三潭枇杷”地理保护商标,建立销售渠道。当年枇杷种植基地扩大到8000多亩,单产达1500公斤,销价提升了20%以上,仅枇杷种植一项人均收入3700余元,枇杷远销上海、南京等城市。

建设各类林业产业协会和中介经济组织,是安徽做强林业二产的又一重要环节。通过强化林业产业协会等中介经济组织职能,安徽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引导林业企业和广大林农由习惯性生产和行政推动,向市场配置资源转变。

合作带来规模效应,规模效应促进产业提升。目前,安徽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已达621个,加入农户17.5万户,整合林地面积214万亩。安徽省政府正开始着手建立支持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发展的财税政策,“十二五”期间将争取建立10个示范县、100个示范社,帮助更多的农民转变林业增长方式,发展现代林业。

--生态游:挖掘林业特色景观资源潜力

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是近年来安徽林业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安徽省现有自然保护区100处,森林公园54处,国有林场138个,湿地公园8个,已经具备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基础。近年来,安徽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加快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生态园、植物园建设步伐,培育和形成以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为主,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同时,还以国有林场改革为契机,鼓励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经济,形成安徽省森林以及森林旅游人家、生态山庄等服务业为辅的全省森林生态旅游网络,实现森林生态旅游业系列开发。

安徽省确立的森林旅游形象理念为: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山林、清泉、湿地、珍禽等景观资源为依托,以徽文化和江淮风情为底蕴,融战史、名人、文派、戏曲等特色旅游文化为一体,形成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富有感染力的区域森林旅游形象。

目前,全省初具规模的四大森林旅游板块包括皖南山水文化森林旅游区、皖西红色生态森林旅游区、江淮都市山湖森林旅游区和皖北湿地文明森林旅游区。省城合肥与马鞍山、芜湖、铜陵、滁州、及安庆沿江各县一同被纳入江淮都市山湖森林旅游区,重点发展森林生态观光、度假疗养、商务会议、野外拓展运动等特色项目。

2010年,全省森林旅游收入达到44.6亿元,年接待游客950万人次。2011年,林业第三产业产值121亿元,比上年增长83%,占林业总产出的比重首次突破10%,达到近12%,这个比例在2008年仅为6.89%。

到2015年,安徽将力争使全省森林公园总数将达到80处,经营总面积300万亩,将建成在国内外享有较大影响的重点森林公园10处,年接待森林生态旅游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年创森林生态旅游综合收入80亿元。

[责任编辑:范珊珊]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