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区域经济 > 重庆:动态扶贫线让更多贫困农民得实惠

重庆:动态扶贫线让更多贫困农民得实惠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2年01月19日15:20分类:区域经济

新华08网重庆1月19日电(记者李松)贫困线的制定是为了“识别穷人”。从2010年起,重庆结合自身实际,在全市范围推行“相对扶贫标准”,贫困线的制定以全市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为依据,收入低于这一比例的即被认定为贫困人口,享受政府扶贫政策。记者调查发现,重庆确定的“相对扶贫标准”每年随农民收入提高进行制度性调整,能及时反映社会收入变化,动态提高扶贫线,使政府扶贫帮扶始终能瞄准农村中的低收入人群。

贫困标准与收入挂钩 动态提高扶贫线

所谓“相对扶贫标准”,即按一地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适当比例确定扶贫线,收入低于这一比例的人群即为贫困人口。从2010年起,重庆市规定以“前一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作为第二年的贫困线,低于此收入标准的人口被认定为贫困,享受政府帮扶。”

重庆市扶贫办政策法规处处长胡剑波告诉记者,推行“相对扶贫标准”要实现两个目的:

第一:要通过制度性提高扶贫线,使更多群众享受政府扶贫帮扶。

据重庆市扶贫办调查,2009年国家确定的扶贫线为1196元。同年,重庆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670元,按照30%的比例,2010年重庆“相对扶贫标准”为1400元。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2012年重庆“相对扶贫标准”预计将提升至近2000元。

胡剑波说,由于扶贫线高于当时的国家扶贫标准,在由国家扶贫线向重庆扶贫线转换过程中,重庆2010年的贫困人口从127.2万增加到145.3万人,这多出的18.1万人就可以享受政府扶贫政策支持。从2011年以来,由于重庆扶贫线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重庆扶贫对象总量大体保持稳定。但由于扶贫线每年都在增长,一些收入低于这一标准的人群,每年都可以被纳入政府扶贫帮扶规划。

第二:要将扶贫线调整和重庆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挂钩,进行年度动态性增长,使政府帮扶能始终对准农村中的低收入人群。

在农村地区,农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相对贫困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据统计,在重庆,目前农村内部最高收入家庭的人均收入是最低收入家庭的7倍左右。“相对扶贫标准”的确定,就意味着无论经济如何发展,收入只要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的农村群众,就是扶贫对象。“相对扶贫标准”使政府始终能帮扶到农村中的低收入人群,有利于抑制农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胡剑波说,根据扶贫政策,国家在设置扶贫标准的同时,各省级行政区域也可结合自身经济发展情况设置自己的扶贫线。虽然目前国家最新的扶贫标准线已提高到2300元,但2011年重庆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已达到6438元,并且近年来重庆农民收入始终保持在15%以上的增速。预计在两年内,重庆“相对扶贫标准”仍将高于国家线,同时能保持年度动态增长。

政府扶持“帮一把” 贫困农民得实惠

记者调研发现,通过实施“相对扶贫标准”,使更多农村人口被划为贫困对象,贫困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重庆市扶贫办资金计划处副处长熊亮说,对贫困户脱贫致富,政府帮扶的作用就在于“推一把、送一程”。实施“相对扶贫标准”,就是要把更多低收入群众纳入到帮扶对象中,通过政府扶持,使他们尽快致富,从而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目的。

重庆市涪陵区龙桥街道龙安村,地处武陵山区,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民刘兴桂一家有7口人,还挤在30多年前修的土坯房里。记者看到他家黑乎乎的土泥巴墙有些地方已开出了十几厘米的裂口,阳光都能透进屋里。刘兴桂说:“以前,全家人就守着8亩多水田过活,每年人均收入只有一千五六百元。大家都认为我穷,但就是够不上‘贫困’的标准。家里生活很苦,十天半个月才能吃顿肉,就是无法享受政府扶贫帮扶。”

龙安村支部书记徐智说:“龙安村贫困户有170多户,实施‘相对扶贫标准’后,扶贫户人数增加了40多户。”涪陵区扶贫办主任王兴勇告诉记者,被确定为贫困户后,农民至少可以享受四方面好处:一是每个节日有200元左右慰问金;二是子女读书有学习生活补助;三是每个贫困户可一次性获得2000元产业发展资金;四是可享受社会扶贫资金扶持。

2011年3月,开县渠口镇渠口村农民周青莉家收入低于“相对扶贫标准”。被确定为贫困户后,她一次性获得政府生产补助金,还从村互助资金中借了1万多元。周青莉用这些钱流转9亩地种植柑橘、花椒。周青莉说:“按照每亩地一年纯收入4000元计算,用不了3年,我的收入就能从1400多元增长到1万多。如果没有政府帮扶,咱收入也不能提高得这么快。”

科学划定扶贫线 政府财力能承受

贫困线动态性提高,使更多的贫困人口得到救助,也意味着更多政府帮扶资金的投入。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来确定扶贫线,并随农民总体收入的提高而提高,政府财力能够承受吗?

重庆市扶贫办主任唐步新说,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确定扶贫线,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公认的“收入低于平均水平1/3的人口即为贫困群体”的认知,同时这一比例不会过分扩大贫困人群,体现了量力而行的要求。

据重庆市扶贫办初步测算,按30%划定扶贫线,2011年重庆贫困人口为145万人,贫困发生率约为6%左右。该贫困人口规模远低于重庆直辖前366万和2005年建档立卡时220万贫困人口规模,每年政府财政和社会扶贫资金总规模在25亿元左右,不会对政府财力造成太大压力。目前重庆“相对扶贫标准”实施情况良好,也获得了国家扶贫办的认可,国家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在重庆调研时认为,“相对扶贫标准”使政府的扶贫政策能始终瞄准低收入人群,能有效遏制农民收入两级分化加剧的趋势,其扶贫效果比较明显。

同时,随着贫困线逐年提高,重庆每年贫困人口会有进有出:一些群众可能因收入提高而脱贫,有的会因收入低于新的贫困线而被纳入扶贫对象。这就需要政府对贫困户进行精确管理,真正实现工作到人头。

据了解,目前重庆市已完成140多万贫困人口建档建卡工作,通过重庆扶贫公众信息网“贫困农户在线查询系统”,贫困人口的姓名、家庭情况、贫困原因、扶贫方法、家庭收入等信息均记录在案,每年更新一次,可以实现对贫困户的动态管理,基本能满足贫困人口精确化管理需求。

重庆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贫困人口建档建卡,有助于全面了解贫困人口数量、技能及其就业收入情况,重庆市相关政府部门可整合扶贫、民政、人力资源等各个部门的资源,因地制宜安排实用技术培训、自主创业培训、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以及助学补助等政策的落实,方便政府部门做好信息收集、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工作,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