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宏观经济 > 中国应在财政金融和企业改革等领域突破

中国应在财政金融和企业改革等领域突破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2年02月29日15:26分类:宏观经济

新华08网2月29日电(徐蕊 安蓓 韩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27日共同发布的关于“2030年的中国”课题报告,为未来20年中国经济如何实现持续稳定增长提出了战略建议。

在报告发布同时举行的高层研讨会上,与会官员和专家认为中国应通过企业、土地、劳动力和金融部门改革,开放市场促进创新,确保机会均等,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目标。

未来20年中国面临全新的发展环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国发展都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能否实现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发展是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

“未来20年的中国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将明显不同于过去30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强调,中国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发展战略。

纵观过去半个世纪的全球发展进程,不少步入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面对突然出现的增长减速情况,由于未能主动调整战略或战略调整失败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发展既有不少优势和机遇,也会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李伟认为,制约全球经济长期发展的一些制度性和根本性障碍还没有消除。带动走出经济危机的根本动力——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的前景尚未清晰;全球经济和金融监管、全球货币体系的改革尚未设计出比较理想的框架;对诸如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全球治理问题还缺乏共识;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愈演愈烈,贸易和投资进一步自由化乃至全球化的前景令人忧虑。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说,中国的增长模式在过去30年非常成功,但需要加以改变以适应新的挑战。“中国有机会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促进包容性增长,并继续努力成为国际经济中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

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

这份报告就未来中国的战略转变提出了六个重点领域,包括实施结构性改革强固市场经济基础;加快开放性创新步伐;推进绿色发展;在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保等领域确保所有人享有均等机会;建立与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的财政体系;建立中国与世界长期稳定的互利共赢关系。

刘世锦指出,调整中国已有的发展战略,其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政府职能的重点应从以提供基础设施等有形公共产品为主,转向以提供制度、规则和政策等无形公共产品为主,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竞争和创新,降低风险与不确定性。

报告提出,应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股权证券化;降低民营企业进入包括战略性行业在内的相关行业的门槛,激发全社会的创新与创造力。金融部门要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推动资本市场规范化,重塑金融监管架构,构筑防范金融和货币风险的安全网。在劳动力市场上,要分阶段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对于土地市场,要完善农地征用政策,保护农民权益,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相关收入的依赖程度,提高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

佐利克说,中国这一轮结构性改革将与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议程相联系。当前,世界经济需要改革以拉动增长,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结构改革将避免“零和”博弈,开启深入合作和互利共赢的新渠道。

[责任编辑:王钦炜]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