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区域经济 > 动向 > 资本市场为区域发展再造一条“生命线”

资本市场为区域发展再造一条“生命线”

http://news.xinhua08.com/来源:上海证券报2012年03月14日08:01

一个能源大省(区),将在“十二五”期间走出一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之路。

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主任梁铁城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去年全年,内蒙古自治区实现2家公司IPO首发上市融资,融资额达31.7亿元。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2家,境外上市公司数量达到6家。

梁铁城明确:内蒙古将以构建多元化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利用好资本市场,大力提升资源型产业层次,提高非资源型产业比重,发展壮大第三产业,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实力。

“利用好资本市场”、“大力提升资源型产业层次”不仅是未来内蒙古经济转型的新诉求,也是诸多中西部地区共同的“新功课”。

内蒙古 资本市场与新能源:

一个能源大省的“新功课”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上市、债券等)的规模达到228.7亿元,比上一年新增58.7亿元。

同一年,内蒙古自治区设立了战略创新产业基金,规划募集总规模200亿元。其他创业投资企业已有25家,资本总规模达9亿多元。

梁铁城还披露了另外一组数据:去年内蒙古自治区新增融资规模1928.7亿元,其中新增信贷规模1700多亿元。这意味着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规模已占直接融资规模的11.8%,“资本市场融资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

谈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梁铁城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有一批中小企业已经通过集合票据、中期票据、短融等金融产品进行融资,去年有1家企业实现中小板上市融资。

此外,去年全年,内蒙古自治区争取核准发行企业债规模130多亿元,其中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保障房建设等领域的资金达到80%以上。

除资本市场外,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经济“十二五”也正在取得实质性进展。

据透露,《内蒙古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送审稿)》已上报,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征求有关意见,待形成统一意见后,将对《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报批实施。

在产业方面,“上述规划认真落实国家产业调整指导目录,引导重点开发区域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增强吸纳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能力;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发展特色产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发展。”梁铁城说。

蒙电外送有保障 未来着眼新能源

作为传统能源大省(区),话题自然离不开能源。

然而,在梁铁成眼里,内蒙古自治区不仅是煤炭大省(区),未来更应着眼新能源。

梁铁城表示,在国家调控能源消费总量的背景下,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将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有效增加内蒙古自治区的用能空间。

按计划,今年内蒙区自治区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占一次能源消费的4.2%,提高0.8个百分点。

对于煤电一体化、蒙电外送,梁铁城表示,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将继续保障电煤外送和电力外送。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电力工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内蒙古自治区将加快实施“西电东送”、“北电南送”战略,稳步推进三大煤电基地建设。建设向华北、华中、华东、东北等地区送电的煤电一体化坑口电站。

具体而言,西部地区以准格尔、上海庙等煤田为重点,依托蒙西至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保护性开发准格尔高铝煤炭资源,建设蒙西电源基地。中部地区以锡林郭勒大型煤田为重点,加快确定锡盟电源基地特高压外送电通道建设方案。东部地区以呼伦贝尔、霍林河等大型煤田为依托,争取建成呼伦贝尔至东北或华北直流通道。

未来,内蒙古自治区将在三方面做足转型功课。

一是加快推动资源型产业延伸升级。通过进一步做强做优资源型产业,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二是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机械设备、汽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等装备制造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十二五”末,争取非资源型产业对全区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8%。

三是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重点,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以现代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业和文化产业为重点,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竞争力提升和结构优化。

到“十二五”末,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

【责任编辑:李澎】

微博秀

一键关注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