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宏观经济 > 《金融世界》特别策划:金融特区(3)

《金融世界》特别策划:金融特区(3)

2012年03月26日14:56分类:宏观经济

核心提示:中国市场支撑这些跨国企业的利润,但是,中国投资者却无缘分享。能否设立“金融特区”,对接海外资本市场呢?

境内监管境外交易

 

“不同国家或地区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目的不同,所选道路也不一样。”正如连平所言,根据我国金融发展水平和体系特点,设立“金融特区”,政府主导是最佳选择。谢栋铭认为,“中国经济非常庞大,很难靠市场主导,特别是在资本管制前提下,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政府主导。”

对于打造离岸金融平台所需条件,国外成熟经验可以提供有益借鉴。郑学勤向记者谈及三点,“首先,存在金融运作自身需要,这种需要不但来自国内,而且来自国际;其次,监管层要给政策,从而建立起能够吸引境外机构参与的法律制度、监管规则,以及政策服务等配套体系;再次,引进并培养能够进行国际金融运作的人才。”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与国际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闫小娜也提出三个核心要素:体现契约精神的司法体系、符合国际标准的监管规则,以及适应国际运作的专业机构,尤其是会计师、律师、咨询公司等金融中介。

政策限制与法律制度可能会成为“金融特区”需要突破的第一道关口。“为内地民营中小企业境外上市提供平台,实际上是另外一种金融开放形式。”前述业内资深学术专家表示,“这需要探讨存在的法律障碍,不同国家法律制度不同,企业上市制度也不一样,因此,应从法律角度研究设立‘金融特区’可能性。”该学术专家进一步指出,“外汇局方面也要有政策沟通,形成市场机制。”

邵万雷认为,打造离岸金融平台是个系统工程,从法律制度层面说,将会涉及一系列政策与规则配套问题。“从长远角度讲,应该考虑一些相应立法是否有必要。”

目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进行外汇管制是合理的,并且不会轻易放松。实际上,正因为外汇管制的存在,以及对外开放的需要,才有设立“金融特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从国际经验看,资本账户开放与发展离岸金融并不矛盾。中银香港策略规划处高级策略员叶允平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伦敦和新加坡在发展离岸美元市场之初,都没有实现本币资本项下可兑换。上世纪六十年代,伦敦已经成为离岸金融中心,但英镑在1979年才实现资本项下可兑换;新加坡在1968年开始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新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则于1978年实现。事实上,谨慎的资本管制政策对于离岸金融发展更为有利。

另一大挑战在于突破监管思想束缚。“监管层是否能够容忍在内地进行的金融交易适用境外制度规则,这是很大阻碍。”鲁政委坦言,“很多境外机构对中国金融规则并不熟悉,甚至持怀疑态度。”

邵万雷则认为,如何吸引境外机构参与更值得关注,“这存在一个心理问题需要消除,外资机构更愿意手中资金受境外制度规则保护。”邵万雷进一步表示,“境外是完全资本运作,大家做路演兜售资产,投资机构也千差万别。”

从监管者角度讲,传统意义上,任何其看不到的交易,都被认为可能存在风险,这也是监管层心存忧虑的地方。确保所有交易细节出现在“雷达”上,一直被认为是合理监管习惯,审查表内表外交易结果固然重要,但全程跟随掌控交易细节同样不会被轻易放弃。正因为如此,如何实现“金融特区”境内监管,还需要寻找新模式,并非一蹴而就。

李豫认为,“离岸金融特点是境内不能干预交易,但不代表不能知道其业务。境内监管境外交易,能够更有效进行汇率和利率风险管理。”

“‘金融特区’境内监管会是一种什么形式,非常值得探讨,不能变成一个无人监管区域。这种监管具有特殊性,应尽力避免出现问题,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前述业内资深学术专家表示,“可以尝试采取国际合作方式,把境内监管和境外交易结合起来。”

设立“金融特区”面临的市场风险同样值得重视,尤其是资金由离岸向在岸账户渗透问题,可能给内地尚未成熟的金融体系带来干扰。

鲁政委认为,发展离岸金融需要非常透明的规则和完善的监管,某种程度上,内地金融发展相对较慢原因之一,“是把风险看得过重,我们老觉得没底。”他进一步指出,“离岸金融要求市场很活跃,参与者多元化,并富于创新精神,交易效率足够高,彼此信任感较强。”

谢栋铭表示,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帮助政府稳定市场基本功能,控制资本流动,对推动离岸金融发展十分有利。

邵万雷认为,风险可能带来的冲击虽然不利,但硬币另一面是,我们可以切身学习境外金融机构如何进行投资、处理资产,看到自身差距和不足,“相当于打开一扇窗,在风险可控情况下,推进金融市场开放。”

设立“金融特区”,打造离岸金融平台,风险控制的关键问题,是要在流通环节引入合适的交易所制度。这一特殊交易所主体最重要的属性是:境内能够监管境外交易,帮助人民银行和监管机构,运用市场手段稳定金融体系,并且不影响金融宏观调控与企业微观效益相结合。

除此之外,其本身还要拥有灵活的交易机制和严格的交易制度,并具备良好的抵押品管理、诚信度培育,以及流动性调节能力。

“先进的交易技术与风控模式至关重要。”毋剑虹认为,“交易所机制是风险管控的关键。”他进一步表示,交易所是个“圈子”,交易主体集中、交易品种标准、交易行为规范,可以有效实现监管查询和追踪。

“信息披露真实性非常关键。”前述业内资深学术专家指出,“要通过机制设计,让境内外投资者得到真实可靠信息,出了问题,及时查处。”此外,在交易内容选择上可以精心设计,本着服务实体经济原则,类似内地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国内民间资本境外投资机制这类交易可以先行纳入,待基本模式运作成熟后,再增加其他内容。

 

[责任编辑:刁倩]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