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区域经济 > 辽宁设施农业防灾减灾受益于气象服务

辽宁设施农业防灾减灾受益于气象服务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2年03月28日09:42分类:区域经济

新华08网沈阳3月28日电(记者徐扬)近年来,辽宁省各级气象部门运用科技手段对天气情况进行有效预报,以使农民能够顺天应时进行耕种,成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设施农业领域,气象科技服务在实现防灾减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辽宁省是全国设施蔬菜生产的发源地,位于我国日光温室冬季生产不需加温的最北端。辽宁省委省政府抓住光热条件适宜日光温室生产和特色产品丰富的特点,将设施农业建设纳入到全省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中,全面推进设施农业大发展。2010年设施农业已近900万亩,2011年新建设施农业面积超过100万亩,总量达到1061万亩,其中日光温室规模居全国首位。

地处辽宁西北部的喀左县,是设施农业受益于气象服务的典型县区。全县耕地面积69.37万亩,每年因干旱、冰雹、雷电、大风、暴雨(雪)、低温冻害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均在2亿元以上。喀左县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辽宁省蔬菜制种基地县和玉米制种基地县。近年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避灾农业、节水农业,2011年以蔬菜、花卉、食用菌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超过34万亩。

喀左县气象局局长孙立德说,设施农业规模发展迅速的同时,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也会增加。围绕设施农业减灾增效的服务需求,喀左县建设了5个日光温室观测站,建立了6种作物的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开发了日光温室蔬菜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推广了多项温室小气候调控实用技术,实现了精细化乡镇预报及温室大棚农用天气预报的进村入户,最大限度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种植户的广泛好评。

喀左县陆续在全县东南西北中建立了8个日光温室大棚气象调控技术试验棚,安装了6套10要素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仪,2套太阳能光谱分析系统,同时开展了冷棚气象要素对比观测;每5天开展一次大田作物生长状况调查,提出有针对性的农事建议。

例如,采用棚内外对比观测的方法,找出了辽西地区日光温室大棚小气候变化规律,总结了不同天气背景下棚内外气温、地温、湿度及光照度的日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建立了大棚内黄瓜、西瓜、青椒、辣椒、香瓜、番茄等6种作物全生育期适宜生长气象指标体系;利用3年的逐日对比观测资料,建立了不同天气状况下温室最低、最高、平均温度的预报方法,预报准确率提高到84%。开展了棚膜透光率、反光幕、秸秆降解等试验,分别提出了地温、光照、湿度、土壤消毒、肥力、秸秆生物降解等7项气象温室综合调控技术方法。

在喀左县大城子镇小河湾村7组农民张振金家的蔬菜大棚里,记者看到一台1.5米高的测量仪。孙立德告诉记者,这是“农田小气候观测仪”,可以测量温度、湿度、露点、二氧化碳含量、太阳辐射、风向风速、日照时数等,这一台机器管6个乡镇,主要是对县北部地区气候进行观测,观测仪与县气象局连接,测量数据即时传送,县气象局可根据这些传送回来的数据及时作出判断,预测气候变化趋势,为农民提供相关的气象信息服务。

张振金说,没有这个机器以前,家里的大棚经常有灰霉病出现,虽然家里有个老式温度计,但测量不准,作用有限,要预防病菌非常不容易,等到有了病再治,蔬菜受损不说,成本也是非常大的。

公营子镇下三家村三组小区中心户侯申奎说,有了气候观测仪,全村400户农民就建起了300多栋大棚,什么时候追肥、什么时候浇水都不用自己操心,追肥的次数明显降低,既节约了成本,又增加了蔬菜产量,同时由于种植的蔬菜不打药,各项指标完全符合有机蔬菜标准,产品还成功打入北京超市,比别人的蔬菜每斤多卖1元钱。现在农民们每天都要查询天气预报情况,随时随地根据气候变化安排生产。

喀左县气象局还通过手机短信等渠道向农民发布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推广日光温室小气候调控技术,及时提醒农民根据预报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实现农用天气预报进村入户,帮助农民减灾增收,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自2006年至今前,已累计发布温室大棚气象预报和天气警报及综合气象调控技术等的手机短信890多万条。订制喀左农用天气预报的农民、农业技术人员已达12000多户。喀左县气象局向设施农业发布专项天气预报和日光温室气象预报等信息以来,全县日光温室每年避免损失和增加效益达1亿多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010年10月17日下午,喀左县气象部门通过手机短信发布了“预计18至19日我县将出现大到暴雪天气,请大棚户注意温湿调控”“预计19日降温,温室大棚注意防风、及时除雪,请大棚户做好预防”。并在电视天气预报中对暴雪降温预报以滚动字幕方式播出,同时在喀左电台和喀左政府网站发布。18-19日普降大到暴雪,平均降水量为10.7毫米,为历年同期最大降雪量。棚户根据手机短信气象预报,购买除雪工具,随下随清理温室大棚积雪,全县没有一户大棚受灾。

辽宁省农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辽宁省各级政府和气象部门通力合作,不断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设施农业实现稳产、高产,气象服务功不可没。

——形成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全省已建立起967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实现了所有乡镇(955个)都有自动气象站的目标,县级气象部门每天3次发布精确到乡镇的天气预报产品,借助精细化预警接收人员数据库,通过手机预警平台实现气象预警信息精细化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精细化到乡镇。

——建设覆盖广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全省已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站845个、电子显示屏2208块、气象预警大喇叭2904个、气象信息员队伍11135人,已建成三级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与广播、电视部门建立了预警信息滚动插播机制,实现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建立了包括党政领导、防汛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人、气象信息员等在内的2.2万余人的灾害防御人员数据库。省气象局组织建设了“辽宁省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网站”,全省各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通过该网站可及时获取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和气象科普等各类气象服务信息。

——建设专业化的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技术系统。大洼县气象局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建设了“大洼县气象局农业气象科研基地”,在科研基地建立了大棚自动气象站和农田自动气象站,实现了大棚内、外实时气象要素的同步监测和对比分析。

辽宁省气象局局长王江山表示,气象部门将推广设施农业服务的做法,针对设施农业生产区的大风、暴雪、霜冻、阴雨寡照等高影响开展天气预报和小气候条件预报,向设施小区和种植大户提供专题气象服务。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