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区域经济 > 动向 > 内蒙古“马背民族”培育马产业

内蒙古“马背民族”培育马产业

新华08网2012年08月24日21:02分类:动向

新华08网呼和浩特8月24日电 (记者 贾立君)“等到明年,如果我的这群马生下60匹改良小马驹,少说也能卖300万元。”60岁的奇世业指着绿草间奔驰的马群说,“养马本来就是我们‘马背民族’的长项,我们要重振旗鼓,挖掘土生土长的马文化,打造一种特殊的产业。”

奇世业是成吉思汗第34代孙,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县)展旦召苏木(乡),自小就与马结下不解之缘。他说,“记事时起,就在马背上翻滚,家家户户都有一大群马,主要用于乘骑、拉车,人与马形影不离、非常亲密。”不过,随着农村牧区机械化的普及,大量马匹失去用武之地,逐渐被淘汰。

曾在当地某国有企业任职的奇世业,几年前因企业改制回到牧区后发现,昔日数量庞大的马群不见了踪影,许多人家甚至连一匹马都不养了。

“马是很有灵性的家畜,特别是蒙古族人对马有特殊的感情,这个根我们不能丢。”奇世业说。于是,四年前他开始在自家2000多亩草场上重新饲养马群。

“蒙古马耐力强,而且具有耐热、耐寒、耐粗饲料等优点,”奇世业说,“不过,我们也要与国际接轨,让它长得高大起来,奔跑速度要有提升。”现在,他正在利用西方国家的纯血公马,对自己的蒙古马群进行改良。

他指着四匹改良后的马驹说:“它们比其他同龄马驹高半尺左右,漂亮了许多。”眼下,他的上百匹母马已有60多匹成功受孕,来年有望生下更多的改良马驹。

去年起,达拉特旗政府决定每年搞一次国际马文化节,将世界各国名马与骑手邀来进行马术比赛,也请国内外专家前来举行马文化论坛,推动当地马文化与马产业的发展。

奇世业也乘势将自己的部分马匹投放到附近的旅游景区供游人乘骑、观赏,经济效益不错。如今,他繁育的蒙古马小马驹每匹市场价为5000多元,改良后的小马驹价格高达5万至10万元。

据达拉特旗旅游局局长温云耀介绍,30年前全旗养马数量在2万匹以上,后来一度缩减到不足千匹,现在全旗马匹数量又增长到3000多匹,不少群众像奇世业一样养起了消失多年的马匹。

“马产业是一个生态环保产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温云耀说,旗政府计划把马产业与现代农牧业相结合,以生态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为载体,推动沙漠治理、发展马文化经济,从而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地方经济增长新引擎。

记者了解到,如今内蒙古许多地方像达拉特旗一样都在重塑马文化、打造马产业,奋马扬鞭大做“马背文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包明德说,作为中国五大牧区之首的内蒙古大草原,处处洋溢着马的气息。内蒙古打造马文化与马产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马背”上大有文章可做。(完)

【责任编辑:王婧】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