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宏观经济 > 高盛高华宋宇:短期中国经济会跟全球强烈共振

高盛高华宋宇:短期中国经济会跟全球强烈共振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2年12月04日11:40分类:宏观经济

新华08网北京12月4日讯 高盛高华证券中国经济学家宋宇12月3日在第八届北京金博会中国资本市场峰会上表示,从一年甚至两年来看,中国经济将会跟全球经济有相当强的共振。由于中国出口的GDP贡献占比达到30%,所以外需一旦疲软,中国经济自然受到影响。从长远来看,中国未来二三十年的潜在增长率或将逐步下滑,到2020年经济增长率将处在7%或者稍低一点的水平。这个水平虽然不是最佳选择,但仍可接受。

高盛高华证券中国经济学家宋宇在中国资本市场峰会上发表演讲 新华08网 郭睿思 摄

以下为主办方提供的现场实录:

宋宇:

之前两季度平均的GDP环比增长只在7%左右,增速从7%回到8.5%不是企稳而是回升。回升的动力一方面是国内政策放松,一方面是出口出现明显的放淡。出口环比增长达33%,33%是什么样的水平?不要说这样的外需,即使在金融危机以前的出口状况,环比增长也没有达到33%。二季度之前环比是负增长,出口占GDP的30%左右,如果30%的总需求从零增长,反弹到33%,无疑是重大的贡献。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出现双放松,现在的数字和年初预定的计划不会有太大的出入,但三季度比较宽松,三季度占GDP的比例达2.7%,这个比例是多年没有过的。今年虽然4季度加起来赤字可能预计没有变,但相对来说是花钱花得比较早,收钱收得比较少,所以财政政策其实在三季度的回升起了一个相当积极的作用。最后国内的货币政策虽然再一个比较低调的环境下,还是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放松。到9月份M2的同比增长恢复到14.8%,环比增长还高。M2的度量在金融创新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有一些问题,我们用另外一个指标,社会融资总额的指标9月份达到了1.6万亿,10月份两个指标都有所下降,考虑到8、9、10的平均水平,无论用哪个水平看,整个金融状况都是比较宽松的。外需和内需的上升就是这段时间经济回落的最主要原因。倒过来讲也是如此。2011年2季度以来经济增长相对比较慢,也是因为外需总的来说比较差,而国内政策相对比较紧,这两个因素都倒过来了,增长也就回来一下。

下面主要讲其中一个问题,即这个回升是否可持续。我们的基本观点是从未来12个月的角度,看一个比较强的增长。比如说8%左右,但短期还有风险,风险来自于外需。因为我们公司自己做一个领先指数,跟OECD的领先指数,从性质来讲是非常相象,但OECD不加班,所以指数做出来已经相当晚了,而我们是日以继夜的更新数据。从我们的领先指数看,11月份出现了环比比较明显的下降。

介绍一下我们的领先指数,高盛的领先指数和中国的出口增长从过去长期的关系来看,还是有一个相对比较稳定而又领先的关系。领先之后平均的滞后期大概在一季度左右,但这个关系不是特别稳定,有时候长一点,有时候短一点。我们的领先指数环比增长从去年12月到今年的7月份基本一路下降,7月份开始抬头,一直反弹到10月份。这个逻辑就是说经济回升是因为外需反弹,如果外需真的出现下降,我们对下一步增长、反弹的可持续性还应该保持警惕。单月领先指数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遭受了飓风的影响。目前是飓风的影响,应该是一次性的,把经济活动打下去就应该恢复了。但有一点问题,飓风是暂时的影响,但飓风影响没了之后美国还有更大的负面影响,即媒体讨论比较多的财政悬崖的问题。我公司对财政悬崖的问题一直是相对乐观。我们觉得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美国可能会出一些政策调整,但还会有财政滑坡。在过去几年美国环比GDP增长在2.5%的水平。现行美国财政政策没有财政,可能美国的2.5%到年初就是零增长了,甚至不排除小幅负增长。美国经济师预测在改动很多政策下,美国的GDP会下滑,下滑到1%的水平,介于没有财政悬崖和有财政悬崖的情况中间。如果美国经济下滑一个多点,对中国出口倾向带来比较明显的影响,从过去的历史经验看,排除了中国全球GDP增长,因为中国要关心相对于中国外需的增长,所以把中国的GDP给排除了。排除中国的GDP增长,每高或者低一个百分点,中国出口的增长,倾向于高或低5-6%。弹性有变化,但可以看出变化是非常大的。假设美国影响全球一半,比如0.75的水平,对中国的出口从趋势上讲,要打掉三个点,这还是比较明确的负面影响。

美国的财政赤字悬崖的情况,我们觉得是一个暂时的,可能会对未来两个季度左右美国经济带来一个明显的脱离作用,到明年下半年我们觉得这个负面作用可能逐渐消失,美国经济可以达到2.5%左右的环比增长,这个增长基本上接近于美国的潜在水平。这样看中国的经济可以好一些。讲这个话的意思,从一年甚至两年来看,中国的经济将会跟全球经济有相当强的共振。他们好一点,我们也好一些,他们不好了,我们短期要差一些,讲起来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我们的经济出口只是出口一个,占GDP要到30%,美国经济说起来很开放,净出口加起来只占二点几,外需不好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也不好。过去不是这样的,原因是国内空间很大,外需不好,但国内内需大幅刺激,内需起来后把外需就抵销了,中国内需起来了后,还会带动外需增长,2009年是非常明显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发生所谓的脱钩。

现在国内各方面政策制约已经非常多,不倾向于发生非常大的政策变化,基本的预测就是全球的基本共振。从一个再长期的角度讲,李克强副总理讲改革是最好的红利,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从市场人士的角度讲,进行大规模全面的改革也是非常困难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发生比较渐进的改革,这种改革可以对经济起到一些支持作用,但2000年前后对经济突然带来一个非常大的改革红利,现在看起来我们自己持一个相对比较保守的观点,不是不希望发生,而是说从难度来讲确实比较大。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最大的问题是来自于人口红利,中国人口政策应该及时调整,现在虽然也有一定的调整,但争议还是非常大。日本和很多发达国家老龄化,如果中国的人口政策不及时调整,到时候问题可能更严重。应该会进行一些调整,到时候问题不会那么研究,但看二、三十年的增长,我们觉得潜在增长在逐步下滑,到2020年可以看到7%或者稍低一点的水平,这个水平不是最佳选择,但总的来说是可以接受不算太坏的情况。短期投资讲得最主要的意思是外需出现了下降的风险,对国内的影响还是不容忽视的。

[责任编辑:王钦炜]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