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时事新闻 > 破解决定性阶段发展难题 集聚新一轮改革动力

破解决定性阶段发展难题 集聚新一轮改革动力

评论
分享到
新华08网2012年12月12日16:22分类:时事新闻

新华08网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李云路 牟旭 张云龙

积蓄已久的新一轮改革的力量正在十八大后的中国逐层铺开。

12月7日至11日,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不到一个月,即沿着二十年前邓小平视察南方之路考察工作。习近平一路强调推进改革开放,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同时也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动员令。

习近平关于改革的重要讲话如“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等,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从新一届领导集体密集出台多项措施指向沉疴顽疾,到一批涉及腐败的高官在群众举报和依法查办下落马;从广东试水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和公示,到温州金融改革细则出台;从《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到众目期盼的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呼之欲出……这些来自各领域的新举措宣示:启动新一轮改革正在由共识转为行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在首次以中共中央总书记身份公开亮相时对中外媒体表示,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他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中国三十多年的奇迹般发展,正是源自一九七八年的改革开放。如今,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内外形势较改革开放伊始更加困难和复杂,既要应对“中等收入陷阱”、人口红利消失、外部需求调整、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等多重挑战,又要防范由于腐败滋生、环境破坏、公平缺失以及国际上不确定因素等带来的冲击,而一系列体制机制还有待建立完善。

“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人们形成了深化改革的共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日前在一次演讲上说。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曾连续发文讨论改革。文章说,当今中国最强音,若用两个字概括是“改革”;用四个字概括是“改革、改革”;用六个字概括则是“改革、改革、改革”。

“中共十八大为中国未来五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制定了‘五位一体‘的发展蓝图,这其实就是中国新一轮改革的方向。”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季正聚说。

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必须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这番表述,被视为继十八大后,中共领导人对启动新一轮改革发出的明确信号。

此间观察家分析认为,中国下一步的改革,将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重点领域全面深化。

近年来,中国已在农村、国企、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保、医疗、司法、行政、文化等诸多领域推进改革,并取得重大成绩。但随着改革涉入深水区,难度在加大,尤其是新一轮的改革,所牵扯的领域之广远甚于30年前。

“能改的都已经改得差不多了,不能改的依然是改不了。”一些人对新一轮改革能否推进持有疑虑。

“几十年的利益盘结不可能立刻开解或重新划分,打破它需要勇气,更需要时间和智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

习近平近日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改革开放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此间专家认为,改革需要在制度上创新。制度需要完善之处,正是改革作为的空间。要以统筹兼顾的方法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目前,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对中国启动新一轮改革持积极态度和热切期盼。他们期待通过改革破解国家发展中的诸多难题,寄望更多的“改革红利”惠及广大民众——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和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完)

[责任编辑:彭桦]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