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宏观经济 > 多种原因掣肘 林权抵押贷款面临多种困难

多种原因掣肘 林权抵押贷款面临多种困难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2月28日11:14分类:宏观经济

新华08网2月28日电(浦超 田建军 齐海山 甘泉)最近,记者在云南、湖北、江西、吉林等省调研时了解到,为了激活林业产业资源,盘活林业资本,促进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各地都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工作,释放林业生产力,但由于林权资产评估等原因,林权抵押贷款在运行中仍面临多种困难。

一、林权抵押贷款盘活了林业资本

林业生产投资大、周期长,而林权又不能作为抵押品获取贷款,长期以来缺乏资金一直是制约林农生产致富的重要因素。为盘活森林资源,满足林农、林企发展生产中的资金需求,近几年,许多地方积极探索资本运营的路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拓宽融资渠道,使林地林木资源由固化资产转变为活化资本,生产要素不断活跃,推动传统林业由封闭、僵化型逐步向开放、活跃型的现代林业转变。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县公郎镇金山村委会林农茶伟存家有500株核桃树,2011年他用这些核桃树作抵押,从银行贷到了15万元,投资新种了60多亩核桃,并在核桃树下种了7亩多绿茶,原有核桃树得到了较好抚育管护,去年他家仅核桃收入就有4-5万元。

和茶伟存一样,因为有了林权抵押贷款,许多林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融资难题。

2008年以来,云南省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推广迅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10、2011年连续两年林权抵押贷款规模居全国第一位,截至去年6月底,全省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90.76亿元,同比增长8.56亿元。涉及农户和企业数分别为11121户和418家,开办业务的金融机构增至14家,全省有104个县(市、区)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覆盖面达80.62%。

近年来,吉林省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快速发展,还撬动社会资本进入林业生产经营领域。据统计,林改以来全省通过林权抵押贷款6623万元,带动4.5亿元社会资本进入林业。

湖北省谷城县于2009年启动林权抵押贷款工作,截至目前,全县林权抵押贷款22起,抵押森林面积22983亩,贷款973.5万元。谷城县林业局副局长杨建国说,林农把贷来的钱用于林业生产和相关的林副业、林下经济发展等,有效地解决了林农发展林业资金不足难题。

二、林权抵押贷款“叫好不叫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林权抵押贷款作为一项新兴贷款业务,很多地方尚处于探索试点阶段,运行中都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具有普遍性。

1.配套改革进展艰难,林权资产难评估。林权抵押具体实施细则不完善,我国《森林法》《物权法》等对林权抵押有原则性规定,但缺少具体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作支撑。虽各省市在各自范围内制定了有关抵押贷款的管理办法,但在借款人条件及借款用途、抵押物等方面的规定各有差异,且大多停留在政策层面,尚未上升为法律法规,影响林权抵押存在的稳定性和实际效力。

银监会丽江监管分局局长窦俊祥说,林权抵押贷款需要对抵押物价值进行评估,但由于没有专业权威的林业价值评估与交易机构,同时相应配套管理措施建设滞后,全面开展林权抵押评估业务条件不成熟,金融部门开办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无法大面积展开。

2.贷款期限较短,与林业生产周期严重不匹配。2009年5月,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和国家林业局下发的《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林业贷款期限最长可为10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实际操作中,各级金融部门发放的贷款多以1年期为主,长则3至5年,短则6个月。

邮政储蓄江西省遂川县支行副行长聂建军说,各银行林权抵押贷款产品都差不多,对林农贷款户来说,贷款期限太短是个大问题。目前林农贷款主要用于植树造林,扩大经营面积,而林木生长周期决定了林业投资时间长、见效慢,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收益,一般经济林7-8年达到盛产期,用材林15年左右才能达到主伐期,贷款期限明显过短,贷款期限与林业生长周期严重不匹配,既不适应林业生产发展需要,又给林农还贷造成压力。

3.森林资源情况复杂,抵押物难以变现。湖北省十堰市林业局副局长贺兴福说,林木从投入到产出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林木流转、采伐、管理和运销有着严格管理制度。林农用林木抵押,即使是非常好的林木,银行也不能轻易处理变现,银行因此对林权抵押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4.金融机构参与面小,金融支持林业发展受限。由于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和相应金融产品开发不足,影响了林权抵押贷款的推广。目前,云南省丽江市只有农行华坪县支行和玉龙县农村信用社办理林权抵押贷款,开办近4年全市贷款金额仅占各项贷款的1.58%。

5.林业贷款担保体系不健全。目前,林权抵押贷款担保基本都是借款人本人提供或借款人委托他人提供担保,各类担保机构还没有参与林业融资担保业务。由于借款人担保能力不足以及外在担保的缺失,金融机构业务拓展受到管理制度的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支持林业的力度。

6.森林保险制度缺位,金融风险防范能力较弱。由于生产周期较长,不确定因素多,林木生产还面临火灾等诸多自然灾害风险。目前森林保险在很多地方还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如果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必然会对林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林户权益和抵押贷款权益将得不到保障。

[责任编辑:王钦炜]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