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产业经济 > 中国能源企业应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能源企业应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3月10日09:01分类:产业经济

新华08网休斯敦3月8日电(记者张永兴 陈宇 赵晓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希宏8日在此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能源企业应该积极“走出去”,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合作中把潜在资源变为现实资源,为推动世界的能源供需平衡做出贡献。

李希宏是在参加休斯敦剑桥能源周研讨会之际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他说,迄今他已多次参加又这一研讨会,深受启发,比如说如何利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来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来促进中国潜在的能源能够变成现实的能源。中国的特点是煤多,油和气都很少。因为经济要增长,所以中国每年的能源消费也在增长。那么,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是否都能够实现可持续,实现和谐大家都很关注。中国的企业也正在融入国际的大潮中,提高开放性经济的水平十分重要。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际同行,和国际能源界进行交流和合作可能是未来能源界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举措。

李希宏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地缘政治方面、国际合作的规律和管理规则,也包括管理技术和人员的挑战,更主要的还有财务风险的挑战和资本市场的挑战。当然,应充分认识到风险,制定好必要的措施和对策,这样风险就可以回避,或是风险就不会变为现实风险。

李希宏表示,在与美国企业的合作中,对中国企业来说,第一步还以学习,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为主,逐渐达到对企业,对能源实现自主或是自我控制。初期阶段,可能更好的,特别是美国企业可能以合作或是参股的方式。将来,随着大家彼此的互信,经验的交流,合作的更加通畅,就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使得能源企业能够更好的进驻美国,或是参与美国的能源开发。

李希宏指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目前来看,中国国内的能源满足率为90%,还有一部分能源需要靠国外的支持。所以在这个能源背景当中,他认为还是更多以自己的技术进步为主,来推动,使得中国自己的能源供应部分尽可能的增长,来满足需求。当然,中国不排除合作,毕竟中国的能源,尤其是油气资源还是相对较少,但油气资源可更多的参与国际合作,或是采取购买的方式,可能还是中国今后将采取的措施。未来,对于中国的能源界,常规能源是要加大力度进行开发的一个方面,非常规能源也是中国会更加重视的一个方面。

在谈到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以及能源行业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机遇时,李希宏表示,从目前来看,世界能源结构当中87%仍然是化石能源。这个组成是需要上亿年的积累才有今天的结果。如果再过30年或40年,如果能源消费在成倍增长,化石能源能否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社会进步的需要,这给整个能源界带来了严峻挑战。所以,此次休斯敦剑桥能源周研讨会的主题是未来能源的变革是什么?大家关注比较多的是,近十年来可能以化石能源为主,但未来考虑的更多的可能是发掘好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也包括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这次会议中也特别关注核能,无论是美国还是法国都把核能还是作为能源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核能除了有安全问题之外,它还是很清洁的一种能源,资源也比较丰富。此外,大家关注的一个地下能源就是致密油和页岩气。这些美国已经率先发展并有一些技术突破。这个变革推动了大家对地下资源的再认识。中国非常规资源也相对丰富,但中国的地质条件以及地面设施相对还有差距,所以中国无法像美国一样马上实现天然气的大发展或是致密油的快速增长。但是,中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加快技术创新,通过加速技术推动,包括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可能在不远的时期实现中国油和气进度上的增加。

中海油首席执行官李繁荣也在参加研讨会时表示,中国能源企业应该学习外国同行的先进技术与管理,建立伙伴关系,实现互利共赢。他认为国家之间有必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能源领域日益增强的挑战。

美国剑桥能源咨询公司组织的休斯敦剑桥能源周研讨会每年都是能源行业的一场盛会,被称为能源行业的达沃斯。今年为第32届,于4日至8日举行,共有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多名能源与金融专家及政界人士与会。今年的主题是“变化的驱动因素:地缘政治、市场和能源的新版图”。

[责任编辑:王婧]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