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宏观经济 > 周大地:此轮天然气价上调难避免

周大地:此轮天然气价上调难避免

中国证券报2013年04月27日09:58分类:宏观经济

核心提示:近期关于天然气涨价的议论沸沸扬扬,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能源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大地认为,在国际能源价格高企以及中国市场现实情况下,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天然气涨价是趋势;而我们要做的是培育竞争主体,强化市场机制,同时对低收入家庭、对公益行业等进行直接补贴。

□本报记者 付少华 胡东林

近期关于天然气涨价的议论沸沸扬扬,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能源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大地认为,在国际能源价格高企以及中国市场现实情况下,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天然气涨价是趋势;而我们要做的是培育竞争主体,强化市场机制,同时对低收入家庭、对公益行业等进行直接补贴。

“天然气涨价,除了生产企业、燃气公司外,大家都不高兴。”周大地在直言天然气价格上调对群众生活带来影响的同时也提醒大家注意,以前国内天然气用户少,需求少,供应量也小,很少有供应紧张的情况出现。这体现在市场价格上就是长期没有变动,即便偶有调整,社会关注的程度也不高。但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一是由于人们对环保、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对天然气的需求快速上升,用气量明显增加。2002年全国用气量仅300多亿立方米,而到2011年这一数字已高达1300亿立方米,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中。二是天然气需求增加的同时还伴随着成本的上升。现在进口液化天然气(LNG)的价格是十年前的五倍多,而进口量急剧增加却没有体现在相应话语权的提升上。此外,供不应求导致国内生产投入大幅增加,国内开采地点越来越远,导致国内天然气生产成本出现上升。三是从市场运行调控角度看,在气源日益复杂的背景下,维持价格长期不动的难度日益加大。一句话,既要满足供应又想保持低价格,在目前不现实。

有人抱怨天然气产业链整体活力不足。事实上,如果能加快培育竞争主体,居民承受的涨价压力会小很多。周大地强调,我国天然气市场目前的核心任务在于如何满足不断快速增长的天然气需求、扩大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实现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诉求。在此背景下,除了提高使用效率外,保障供应显然是首要目的,只有供应无虞,即使市场主体不增加,气价上涨的动力也不会大。如果供应的增加是因为市场主体的增加所致,竞争机制就会产生作用,气价上涨的动力会更小。

不过,人们对此举短期给价格带来的影响也不要奢望。事实上,由于天然气开采运输投入大,加上存在价格波动风险,整个市场要在短期内形成有效竞争的难度大。即使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格局,对于缓解涨价压力短期也不一定能起到多大作用。“根本因素还在于成本和供求关系。”他说。

但很多人认为,要在更广的范围内解决中国天然气的供给问题不是通过改变价格机制就可以做到的。针对这一观点,周大地指出,任何价格形成机制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理顺价格关系的问题。价格改革的思路应该是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推动天然气价格最终市场化。当然,在市场化过程中,建立配套的税费政策、补贴政策也十分必要,必须让改革的进程有序,风险可控。

他指出,天然气涨价可能会增加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成本,但从目前的涨价幅度、涨价范围来看,对CPI影响有限。从经济学角度讲,CPI上升的根源是货币或者说资本的推动,资源产品价格的上涨根源也在于货币流动性泛滥。此外,天然气在整个资源产品中的消费比重并不大,因此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有限。

如果说天然气价格上调趋势难以避免,那么,哪些群体或行业将直面价格上涨的压力?周大地表示,现在的天然气需求结构日益复杂,除了工商业用户压力较大外,普通居民的生活需求也难免受到一些影响。为此,政府在出台改革政策的过程中有必要对承受能力较弱的群体配套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补贴既不能补给天然气公司,也难以采用普惠制对所有消费者进行补贴。一个可取的办法是,对低收入家庭、对公益行业等进行直接补贴。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对于目前国内天然气市场格局如何判断?

周大地:必须承认,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开采、管输、燃气公司都没有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

有必要注意的是,与上游开采、管输比起来,地方燃气公司更具垄断地位。在现实生活中,当上游涨价后,地方燃气公司往往只能消化部分涨价因素,其他部分迟早会转嫁到终端用户,因此普通群众对于地方燃气公司的动作更为敏感。

中国证券报:天然气市场缺乏竞争的现状备受诟病,国家在培育竞争主体方面会有实质性的举措吗?

周大地:会的。对民间资本放开就是举措之一。此外石油天然气管道、页岩气开采等都是。

中国证券报:改革必须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有人建议把煤炭等国内优势资源纳入新定价模式的权重中,你认同吗?

周大地:对于具体权重到底有没有优化的余地,众说纷纭。但煤炭与天然气尽管都是一次能源,两者却没有可比性。煤炭污染大,天然气污染小,治理烧煤污染所产生的成本又该怎么计算?能源产品定价不能只看使用过程中的热值、经济性、资源丰富程度等,还要考虑生态环保等开采过程中、使用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责任编辑:王钦炜]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