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产业经济 > 综合 > “公车50%买自主品牌”为何落实难

“公车50%买自主品牌”为何落实难

经济参考报2013年07月04日09:42分类:综合

“公车50%买自主品牌”为何落实难 采购“省产”品牌成新现象

早在2009年,国务院印发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就明确提出,公务用车向自主品牌倾斜,从2009年开始,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然而,由于这一政策仅提出了原则性目标,并没有制订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致使这一政策出台四年,至今仍没有落到实处。

政策尚缺可操作的实施细则

2009年,国务院印发《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公务用车向自主品牌倾斜,从2009年开始,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

然而,政策提出四年,公务车采购自主品牌的比例远远低于这个数字。数据显示,2010年前,每年非国产自主品牌车型采购量,占我国公务车采购近90%;而在去年,自主品牌采购比例也没超过20%。

对此,业内人士将原因归于这一扶持政策太笼统,缺少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比如,50%是按照采购数额还是采购数量划分?公车的范围如何划分?是指轿车还是包括皮卡、面包车甚至商用车?这些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还有,“50%”的计算范围究竟如何?是整个地区一个比例还是一个单位一个比例?或者一个省一个计算范围?这些方面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让各级采购单位执行起来无所适从。

安徽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处长宋宝泉分析称,一是对“自主品牌”有歧义。正确区分好国产汽车和自主品牌汽车,是扶持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前提。二是部分省份省内没有自主品牌汽车,扶持自主品牌的积极较差。三是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还没有得到充分信任。自主品牌汽车需苦练内功,适应政策,研究公务车使用需求,推出适合公务需要的车型。

据了解,自主品牌汽车指的是中资占控股地位的公司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汽车的品牌。按照这一定义,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华晨汽车、吉利汽车等都是自主品牌的汽车。而国产汽车则强调的是,原产地是我国境内。

根据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凡是在我国境内追加的生产成本达到一定的比例,均可称为国产汽车。由此,不仅上述品牌的汽车属于国产汽车,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东风本田、东风雪铁龙等众多的合资品牌汽车也都属于国产汽车。

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区别自主品牌汽车与国产汽车,造成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采购单位以国产合资品牌取代自主品牌,使国家扶持自主品牌汽车走样,变成扶持国产汽车。

协议供货难扶持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之所以难落实,业内人士认为还在于协议供货的采购方式。

目前,大部分省份的汽车采购还是通过协议供货这种形式。

比如,广东省公务车采购实行的是协议供货全省联动,当前的一期协议供货时间为2012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从入围的供应商来看,多数自主品牌都在其中,如江淮汽车、传祺、荣威、比亚迪等品牌。

而从甘肃省最近一期的公务用车协议供货中标结果来看,协议供货车型包括轿车、越野车(SUV)、商务车(MPV)、中巴车、中小型客车、大型客车、轻型客货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从车型上看,协议供货车型涵盖了政府部门所能使用的几乎所有车型。从轿车的中标结果看,中标厂家包括了江淮汽车、一汽轿车、奇瑞汽车、华晨汽车、比亚迪等绝大多数自主品牌。

入围协议供货,是否意味着对自主品牌汽车有了充分的扶持?事实并非如此。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高级工程师江顺龙认为,在入围协议供货的前提下,采购人的自主权还是比较大的。在满足“双18”标准的情况下,大部分采购人仍然愿意选择合资品牌汽车。自主品牌汽车入围容易,但很难实现销量上的突破。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刘恒斌表示:“去年,工信部发布《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并向社会征集意见,所列多款车型全部为自主品牌车型。但是这一文件自征求意见以后并未有太多实质进展,导致地方政府采购机构要求各单位采购自主品牌时并没有政策依据。所以,要想地方上多采购自主品牌汽车必须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

[责任编辑:王钦炜]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