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产业经济 > 综合 > 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喜与忧

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喜与忧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7月04日13:12分类:综合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潘晔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金融的骨干力量,十年来深化改革,支农主力军地位得到加强。但是,新形势下,农信社发展面临诸多新挑战。在近日举行的“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十周年座谈会”上,一些农信社联社理事长谈及改革发展喜与忧。

农村金融主力军

江苏是全国农信社率先深化改革的试点省份,江苏省农信联社理事长王晨曦告诉记者,十年探索和实践,通过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实现了长足发展,至今年5月末,各项贷、存款达7697亿元和1.1亿元,分别居省内同业第一和第二,80%以上的县级法人单位存贷款市场份额居同业之首。

湖北省农信联社理事长徐新说,截至5月末,湖北省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2567亿元,贷款总额居同业之首;农户贷款681亿元,占71%;九成以上的县域机构贷款市场份额居同行之首。

从全国来看,农信社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贡献最大的银行业机构群体:近78万名员工和7.8万个网点遍布乡村。2008年至2012年,农信社连续4年实现涉农贷款增量高于上年、增速不低于贷款平均增速。2012年末,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5.5万亿元。

与此同时,改革使农信社自身得到根本改变。银监会统计显示,从2002年末到2012年末,农信社(农合行、农商行)总资产由2.2万亿元增至15.5万亿元;不良贷款率由四级分类的36.9%降至五级分类的4.7%;92.1%的机构已全部消化历年挂账亏损;2004年以来连续9年盈利。

发展面临新挑战

改革取得的长足进步令人欣喜,但农信社系统整体基础薄弱、各地发展不平衡、产权组织形式多样等现状亟待改变。一些农信联社理事长感到,大中银行重心下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兴起,农村金融蛋糕被细切,加上利率市场化推进,监管加强,农信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

吉林省联社理事长唐忠民说,随着金融改革深入,农信社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农村金融改革推进、城镇化逐步深入、国民收入不断攀升,为农信社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背景下,影子银行、民间融资挤占银行资金,同业竞争加剧,市场空间缩小,风险成本加大,农信社业务模式和发展模式受到冲击。

王晨曦说,农信社连续多年贷款总量和增量居同业之首,贷款面向“三农”和小微企业,它们处于社会经济产业链和结算链底端,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在宏观政策调控和形势变化中受到的冲击最大最快。农信社的服务对象在社会经济中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使农信社面临更多挑战。

对于当前服务实体经济面临的挑战,山东省农信联社理事长宋文瑄说,主要是客户经营较为困难,扩大再生产意愿及资金需求减少;客户资金紧张,违约风险有增加趋势。徐新表示,“三农”贷款抵押难问题突出。

以农为本苦练“内功”

业内人士认为,农信社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但仍然处在负重爬坡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农信社必须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型发展,加强创新驱动,持续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

福建省联社理事长鄢一忠认为,十年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农信社产权制度,将农信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从而产生了众多的市、县“小法人”,以及成立省联社,受省政府委托管理各“小法人”,在全省范围内形成相对的“大系统”。对于“小法人、大系统”体制,应坚持并加以完善。

王晨曦说,农信社“农”字当头,必须围绕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基本定位,加强内功修炼。徐新表示,当前,还需继续对农信社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实行差额准备金政策,增加支农可用资金;建立健全农村资产流转平台,解决贷款抵押难问题。

专家认为,当前形势下,农信社须真正“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深耕“三农”和小微企业,形成自身优势;优化负债、资产、业务和客户结构,增强管控利率风险能力;尽快解决历史包袱,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同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管控,在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完)

[责任编辑:王钦炜]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