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产业经济 > 国产机器人打破外资独大尚需努力

国产机器人打破外资独大尚需努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7月12日11:26分类:产业经济

新华社记者何欣荣

上海(CNFIN.COM / XINHUA08.COM)--人力成本的逐年上涨,推动中国制造业快速迈向“机器人”时代。日前在上海举行的国际机器人展传出消息,工信部计划出台相关指导意见,从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应用示范等方面促进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受各种利好刺激,机器人概念板块在股市表现颇佳,龙头股机器人今年以来的涨幅超过50%。然而,要分享这场盛宴,国产机器人还需在关键性能上进一步下功夫。

——机器人替代人工效应渐显

作为全球领先的制造业大国,中国正遭遇劳动力日益紧缺和人力成本逐年上涨的问题。有统计显示,我国制造业的工资水平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而机器人价格却以每年4%的速度下降。

以焊接机器人为例,2009年每台售价29万元,今年降到24万元,性价比优势逐渐体现。申银万国研究员李晓光指出,企业投资机器人的回报周期,2010年在5年左右,目前已缩短到2年。

与此同时,工业机器人还能够在恶劣、危险以及重复等特殊的、不宜于人工作的环境中发挥作用,在部分领域替代人工是大势所趋。

从同为制造业大国的日本、韩国发展经验看,在经济发展达到人均GDP5000-7000美元这一阶段时,新装机器人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2012年我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已进入到机器人需求爆发式增长的时期。

最为典型的是富士康,2011年就提出“百万机器人”计划。虽然到今年年中,富士康安装的机器人不过2万台,但该企业推进生产自动化的决心没有改变。目前,富士康已经和哈尔滨方面签订协议,计划在当地建设机器人产业园。业内人士判断,这将成为其替代人工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国内机器人保有量低 地方发展热情高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显示,2012年全球机器人的销量达到16万台,70%集中在日本、中国和美国等5个国家。其中,中国的增长尤为引人关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表示,2008年过后我国机器人市场的年需求量增长了4倍,为机器人产业发展50年来所罕见。有预测认为,我国在2014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

虽然发展很快,但我国在机器人保有量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机器人拥有量只有日本的1/5,美国和德国的1/3。从机器人密度(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来看,韩国是347台,日本是339台,德国261台,而我国只有10台。

“可以预测,今后一些重复性劳动、脏活累活,都可以由机器人来承担。3到8年后,工业机器人将在国内得到大量运用。”广州数控董事长何敏佳说。一些业内人士判断,未来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增速仍可保持在30%左右。

针对机器人的发展,很多地方表现出了浓厚兴趣。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尹华川表示,重庆的主导产业为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这些都是机器人应用的典型行业。为此,重庆已经提出了打造“机器人之都”的口号。计划在重庆下辖的两江新区、璧山县等规划专门的产业园区,到2015年左右使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

拥有众多制造业名牌的青岛市,已经规划好了国际机器人产业园。根据资料,该产业园占地1000亩,土地参考价格20万—24万元/亩。青岛市方面表示,将在土地和税收方面,给予入园企业一定比例的补贴。

——外资占主导地位 国内企业需提高关键性能

中国机器人的市场前景虽然值得看好,但就目前而言,主角是外资企业。统计显示,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瑞士ABB和德国库卡四大国际巨头牢牢占据了国内约80%的机器人市场。

国内方面,近年来也诞生了沈阳新松机器人、广州数控等一批机器人龙头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和机器人产业链有关的上市公司包括机器人、博实股份、三丰智能和智云股份等。

但总体而言,国产机器人的附加值较低。并且在控制器、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方面,对进口依赖度较高,制约了企业利润率。当然,最关键的是产品性能和可靠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田苗指出,以平均无故障时间为例,国内产品平均在8000小时左右,而国外产品可达50000小时。

对于国产机器人的发展,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卫明表示,工信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首先,突破技术瓶颈,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核心技术领域进行攻关。

其次,推动机器人在汽车、电子和危险品制造等行业的示范应用,利用其改造传统行业。“比如民爆行业,危险性较高,是很好的应用领域。”

其三,引导行业有序发展,突出区域特色,避免盲目投资带来的风险。与此同时,加强机器人标准体系研究,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责任编辑:王钦炜]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