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时事新闻 > 用梦想消除歧视——日本志愿者在华十年公益路

用梦想消除歧视——日本志愿者在华十年公益路

新华社2013年07月30日18:01分类:时事新闻

新华社广州7月30日电

新华社记者赖雨晨 吴鲁

“太郎来啦!”“太郎瘦了!”——进村的时候正是雨后初晴,大半辈子饱受麻风病和后遗症困扰的老伯和阿婆们熟稔地招呼着眼前的这个日本后生,咧开了没牙的嘴,笑弯了眼角的皱纹。

7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原田燎太郎和他的伙伴们又一次来到广东南海的红卫麻风病康复村这个“再熟悉不过的地方”。

在过去的十年间,这名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遍访华南地区数十个“麻风村”。在他的发动和影响下,超过万名中国青年人也走近麻风病康复者,致力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为他们带去关怀、抚慰与平等的尊严。

2002年,原田燎太郎开始了他在中国的公益历程:“我当时想成为一名记者,消除社会的歧视,为了测试一下自己有没有歧视心态,我报名参加了一个日韩义工组织的工作营,第一次来到中国的麻风病康复村。”

初到中国的太郎甚至无法自然地与麻风病康复者握手,他也没有想过要长期留在中国。然而,恰恰是在麻风村,那些手脚残疾,甚至面目变形的康复者们,用他们战胜了苦难人生的坚韧、达观和乐天精神,深深感染了这个异国青年,让他想要留下来,再为他们做点什么。

2002年底,太郎开始以工作营组织者的身份活跃在广东的麻风病康复村,并开始招募中国志愿者。他的第一场校园招募会可以用“惨淡收场”来形容——学生们一哄而散,只有一个学外语的学生留了下来,表示愿意给他做翻译。

“不能怪那些学生。”太郎笑着说:“那个时候我不会说中文,英文也不好,根本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意思。我对台下的中国学生说,让我们一起去麻风村盖厕所吧!他们一定觉得很奇怪。”

幸运的是,尴尬只有这一次。在之后的招募活动中,太郎得到的反响越来越热烈。2003年8月,首次有中国志愿者参加工作营。2004年一年,在广东、广西和云南三地总共举办了13场工作营。同年8月,由太郎担任负责人的“家”工作营志愿者协会在广州成立。

截至2012年底,在“家”的倡导下,约11400人次的志愿者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海南五省的61个麻风病康复村和19个山区学校开展了共522次工作营,其中逾九成是中国志愿者。

在红卫村,志愿者们在午饭后陪村民唱起了歌。年轻人打着拍子,公公婆婆们咬着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摇头晃脑地唱起《最炫民族风》,中气十足。“我16岁就得病了,没结过婚,没有孩子。”81岁的村民汤巨良说,“他们经常来看我,我好高兴。”

比起陪伴与欢笑,志愿者们带来的更珍贵的礼物,是歧视的消除。很多麻风病康复村长期与世隔绝,村民自给自足,几乎不与外界来往。大学生们进了村子,牵起老人的手,行动胜过千言万语,周边社群也开始放下歧视、善待康复者。

在中国做志愿者,太郎不仅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还收获了爱情。2005年,他与最早参与工作营的中国志愿者蔡洁珊喜结连理,婚礼就在广东潮州的岭后麻风病康复村举行。而他们的大女儿,就叫原田岭后。

“村民知道了这个名字都用潮州话骂我!”太郎摸了摸头,“他们说,叫麻风村的名字多不吉利、多难听呀!但我告诉女儿,岭后就是爸爸妈妈相遇的地方。”

结婚生女、落地生根,太郎知道,自己不会再回日本定居了。他更多地考虑“家”长期的发展。2012年,广州市包括公益慈善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家”的办公室正式在广州注册为民办非企业。

现在,麻风病在中国已基本绝迹,康复者们年事渐高,也会相继离开人世。“我刚到岭后村的时候,那里有14个康复者,但现在只剩下4个人了。”太郎说,在不远的将来,麻风村会在中国消失,因此“家”也把工作营的服务形式推广到了一些山区学校。

“即使没有麻风村了,'家’也会坚持下去,我会留在这里。因为我希望看到更多的年轻人在工作营、在志愿服务中成长起来。”(完)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