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产业经济 > “良种”未经审定先推广 农民歉收谁负责?

“良种”未经审定先推广 农民歉收谁负责?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8月03日12:51分类:产业经济

新华社记者张兴军

(CNFIN.COM / XINHUA08.COM)--因为违规引进推广新品种,今年河南省方城县1万多亩小麦不同程度歉收,严重的亩产仅达200斤,引发农民强烈不满。记者调查发现,这起人为农业生产责任事故,折射出的是一些地方农作物种子无序推广、监管乏力的乱局。

一亩地仅收了“两布袋”

60岁的胡玉成是方城县独树镇张寨村农民。他告诉记者,今年一共种了8亩小麦,收完回家细细一算,每亩地平均只有300斤,与买种子时的宣传差得离谱。

“今年种的是村干部推广的新品种,叫新麦26。当时说的是亩产不低于1000斤,好的可以达到1200斤,完了还每斤加价5分钱回收。”胡玉成说。

同村的张金龙也种了8亩新麦26。据他介绍,早在收割前就注意到这个品种出了问题,“别的小麦一片丰收景象,这个品种每株的穗头只有半截麦穗,剩下那半截是空的,给村干部反映情况,也没人管,更别谈回收了。”

胡玉成拿出保留的尚未脱粒的一捆麦子,随机揪下两个穗头用手一搓,露出18个又黑又干瘪的麦粒。他说,以前种的小麦,正常情况下每个麦穗的穗粒数都在30到40之间,这种情况几十年了还是第一次遇到。

除了独树镇外,附近几个乡镇也都有农户种植新麦26,歉收情况基本类似。还有种粮大户种植面积甚至多达二三百亩,损失惨重。

清河乡王庄村农民李成群一共种了6亩小麦,其中4亩新麦26,单产仅有200斤,另外2亩种的是一个“老品种”,亩产达到1000斤。

李成群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账:通常每亩地小麦投入包括化肥、种子、机耕、机收、浇水、打药,保守估计得360元,按照目前1.12元/斤的收购价,亩产1000斤能赚700多元,亩产200斤就要亏本100多元。

“麦粒还没有米粒大,一亩地只收'两布袋’,对比两个品种的产量,现在悔得肠子都青了。”李成群说。

违规推广是祸手

记者从方城县农业局获悉,2012年新麦26在当地10多个乡镇或多或少都有种植。从麦收情况看均不同程度减产,减产幅度较大的达30%至50%,主要集中在独树、赵河、古庄店等乡镇。

方城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队长谢彤州告诉记者,因为新麦26减产,先后接到不少农民投诉。为此,执法大队组织专家对一些地块进行了田间测产鉴定。测产数据显示,新麦26单穗粒数23.76粒,较正常年份有较大幅度减少。

鉴定报告同时指出,“小麦不结实问题的直接原因是我县今年4月18日至20日强降温、降雨雪天气造成。另外,小麦品种在抵抗生长中期极端低温方面存在不足。”

记者多方求证发现,对不同品种小麦而言,“倒春寒”的发生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但是,新麦26的大范围、大幅度减产,其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违规跨区域推广,天气变化仅是诱因。

据了解,2010年12月13日,农业部发布第1505号审定公告,包括新麦26在内的57个小麦、油菜品种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其中新麦26审定意见标明:该品种“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有关人士指出,方城县地处南阳市,就上述新麦26在当地的大范围种植来说,属于未经审定而先推广的典型非法行为,明显违背了种子法相关规定。

新乡市农科院研究员、新麦26育种专家赵宗武告诉记者:“因为地理气候、品种特性等因素,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的适宜种植范围,超出审定区域后,农户自发小范围试种还可以,一旦大范围、大规模进行推广,不但违反相关规定,也很容易出现生产事故。”

监管方成推手  农民购种竟像押宝

新麦26生产事故引起方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当地为此成立调查组。最终查明:农业局副局长刘会合利用职务之便,在明知新麦26品种特性不适宜在信阳、南阳播种的情况下,在2012年9月制定该县2012-2013年度小麦品种布局指导意见文件中,擅自将新麦26确定为适宜推广品种,并由其妻任理事长的方城县兆丰粮食专业合作社进行销售,直接造成使用此小麦品种的农户减产受损。

最新通报显示,刘会合因涉嫌滥用职权罪被刑事拘留。相关合作社也被责令停止一切经营活动,没收非法所得。

针对群众的减产受损情况,记者获悉当地采取乡镇先行垫付一部分、涉事合作社赔付一部分的做法,以尽早弥补农民损失。截止目前,方城县已对核实清楚、群众无异议的受损农户,兑付现金补偿90余万元。

在上述农业生产事故的调查中,多数村民向记者反映,现在市场上的种子又多又花,选种买种都是跟着感觉走,“就像押宝,中了就过一关,没中自认倒霉。”除非发生大的生产事故,否则很少有人索赔。记者还发现,因为多是熟人推销,多数农民购种时也没有索要票据的习惯。

郑州市长期从事农资打假维权的草根专家李鑫介绍,当前农村种子市场存在以下几种典型怪象:一是“未审先推”或超区域推广,二是虚假宣传混淆视听,三是品种多乱杂。(完)

[责任编辑:王钦炜]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