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产业经济 > 养老产业须政府社会“双轮”驱动

养老产业须政府社会“双轮”驱动

经济参考报2013年08月20日09:58分类:产业经济

核心提示:有网民认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不等于政府可撒手不管,恰恰相反,政府的责任非但不能减轻,反而应进一步强化。一方面,应加快职能转变,减少行政干预,完善市场机制,支持民资进入养老服务业;另一方面,仍需加大投入,尽到“兜底”职责。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任务措施,提出要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创新,发挥市场活力,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

网民认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这一原则一举多得。网民提出,鼓励民资进入养老服务业,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作壁上观,应将“产业化”和“福利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政府和社会力量双轮驱动的局面,进而实现投资者、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老年人多方共赢、健康发展的格局。

养老产业或成经济新增长点

一些网民指出,在中国老龄化加剧的当下,通过政府引导和鼓励,促使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将有助于缓解当前养老市场困境。

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预计在2013年突破2亿,2034年突破4亿。另一方面,截至2012年底,我国建成的各类老年服务机构为4.4万个,拥有床位416.5万张。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与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缓慢的矛盾,困扰着未富先老的中国。

网民“颐生苑”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一个老龄化时代,化解养老困境刻不容缓,政府扶持养老服务业,将推动民间资本帮助老年人安享晚年。网民“2010屋顶猫”也表示,“民资进入养老产业,对于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是好事。”

在网民“蔡红东”看来,一旦养老服务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满足我国未来几十年不断增长的老年服务的需要,有效应对老龄化挑战,而且能够有效地扩大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

政府应尽到“兜底”责任

有人叫好,亦有人为之忧心忡忡。

网民“布鲁斯的步伐”不无担忧地写道:“在目前的情况下,把养老办成产业是非常危险的。”他认为,产业的目的就是赚钱,政府把责任推卸给企业,很可能会造成一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陷入无处养老的窘境。网民“造次必于是”也指出,如果抱着“甩包袱”心态,放手民资进入养老机构,政府作壁上观,其进步意义就将大打折扣。

对此,有网民认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不等于政府可撒手不管,恰恰相反,政府的责任非但不能减轻,反而应进一步强化。一方面,应加快职能转变,减少行政干预,完善市场机制,支持民资进入养老服务业;另一方面,仍需加大投入,尽到“兜底”职责。

多管齐下促民资入养老业

如何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网民建议,应“多条腿走路”。

有网民提出,政府、银行应从信贷政策、金融、税收等多方面给予支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帮助企业找到盈利模式。

网民“蔡红东”建议,从现在起,中央专项补助和地方政府每年的新增财力,应分别集中和优先用于养老服务业发展。在切实保障和改善现有公办养老机构运转条件的同时,积极推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鉴于农村地域广、老龄人口多,政府财政投入难解燃眉之急,应从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入手,大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养老服务业,推进养老服务的产业化,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

网民“蔡红东”说“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化,并非推卸政府责任,而是将‘产业化’和‘福利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全社会逐步形成政府、投资者、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老年人多方共赢、健康发展的局面。”

(记者 张小洁 整理)

[责任编辑:范珊珊]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