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区域经济 > 农民合作社“仁发模式”剖析

农民合作社“仁发模式”剖析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8月29日14:22分类:区域经济

核心提示:仁发农机合作社综合了资本、土地、粮食生产等要素,是全国合作社的典范,尤其是土地股份合作效益好,又符合国家培育新型农业主体的要求。“仁发模式”表明了从事大田生产的土地股份合作也有强大的生产力,值得向全国推广。

新华社记者吴霞 管建涛

哈尔滨(CNFIN.COM/ XINHUA08.COM)---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孙中华在8月23日召开的黑龙江仁发农机合作社规范管理研讨会上指出,仁发农机合作社综合了资本、土地、粮食生产等要素,是全国合作社的典范,尤其是土地股份合作效益好,又符合国家培育新型农业主体的要求。“仁发模式”表明了从事大田生产的土地股份合作也有强大的生产力,值得向全国推广。如此高评价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记者近日随农业部及合作社领域的专家走进了黑龙江克山县河南乡仁发村。

--由政策而兴、因管理而失,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仁发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与国家对农民合作社的支持政策密不可分。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肯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与此同时,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国家又加大对农户购置农机的补贴。在此背景下,黑龙江省2008年开始推动组建资产千万元以上的大型现代农机合作社,并出台相关规定,在合作社的千万元资产组成中,国家、省级补贴和社员出资占比3∶3∶4。

2009年,时任仁发村支书的李凤玉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好时机,就联合当地其他6户农民,以入股的形式筹集资金850万元,加上国家、省级补贴的资产1234万元,组建了克山县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2010年,以每亩240元的价格从农民手中租赁了1100亩土地,代耕6万亩,合作社正式开始运营。但一年到头,年末只盈余13万元,若提取折旧后还亏损187万元。美好的愿望化为了泡影,部分社员忧心忡忡,心灰意冷,对合作社发展失去信心,个别社员甚至提出退社。

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仁发合作社进行了反思,省市县农委的领导也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大家最后形成了一致意见:合作社的条款对农民没有吸引力,农民不愿意带地入社,自主经营土地太少,作业地块分散,连不成片,导致大机械根本派不上用场,形成不了规模效益。代耕地不仅存在这些问题,而且在外地作业还受歧视,出现少算、拖欠甚至不付款等问题,收益更加没有保障。

--走规模经营、创规范管理,仁发实现华丽转身

找准了问题,如何吸引农民以土地入社,就成为合作社的头等大事。合作社理事会经过反复商讨,做出了7条对入社社员的公开承诺,其中包括:提高土地入社折资价格,每亩350元作为保底分红,比当地农户之间自行转包土地价格高110元;国家补贴资金所产生的效益,秋后平均分配给每个成员;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重大事项通过成员代表大会表决,成员权利义务平等;合理分配收益,合作社没有“无主财产”,其未分配盈余为零;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等。

合作社的承诺,得到了村里农户的积极响应,不到一周时间,就有307户农民要求以土地入社。合作社自营土地扩大到1.5万亩,实现规模经营,为大机械作业打了基础。

有了土地,合作社又在规范管理上做起了文章。一方面,在合作社重大事项实行民主管理,先由理事会“拿点子”,提交成员代表大会集体讨论通过,实行一人一票,由监事会全程监督,及时公开重大决议和财务收支情况。另一方面,在业务方面实行科学管理。通过统购生产资料、机械化耕作降低种植成本;通过代耕租赁,提高大机械利用率,增加收入;通过“科技包保”择优选种,保证产量,其中玉米种植时应用的“大垄技术”,使玉米密度由每亩4000株提高到4500株,单产及亩效益均大大提高。

因全程机械化耕作,大部分社员赋闲在家,为了增加他们的收入,合作社还成立了劳务输出工作站,派人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帮助转移劳动力1000多人。

有了好的机制,合作社的发展步入快车道。截至目前,仁发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2436户、固定资产达到2622万元、土地面积超过5万亩。合作社会计于守信告诉记者,2012年,合作社实现总收入5594万元,总支出2835.4万元,实现盈余2758.5万元。

--取消保底金、提高土地收益,促使社员风险共担

在合作社运行的过程中,社员们逐渐意识到,保底金的做法实质上仍然是土地租赁的关系,而没有合作关系,如果要保底金就没资格享受分红。因此,合作社采取了“春要保底,则秋不分红”的做法,积极引导社员逐步实现风险共担。

2013年初,社员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进一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取消了保底金,把入社成员土地作为交易量,按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合作社渐渐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管理的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合作社活力。仁发合作社理事长李凤玉告诉记者,仁发下一步准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目前正在运作的一个项目是玉米烘干厂,总投资300多万元,未来还要建玉米速冻冷藏等,朝绿色、有机食品方向发展。预计合作社今年实现盈余5200万元以上,土地分配约为盈余的75%,每亩土地将分得900元以上,投资、公积金和国家补贴部分的分配约为盈余的25%,每1元可分红0.31元。

--专家称仁发是规范合作社的典范,需重视后续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孔祥智认为,仁发合作社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机合作社,还具有土地股份合作社和粮食种植合作社的特点,是一个综合经营的合作社。同时,仁发合作社的机制规范,社员代表大会、成员账户、利益分配制度也很规范。

黑龙江省农委主任王忠林是看着仁发合作社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他这样总结“仁发模式”:越是强调退社自由,农民越愿意参加合作社;越是考虑到合作社成员的共同广泛的利益,每名成员的收益越高;越是坚持公积金量化到个人账户,社员越愿意提取公积金;越是尊重社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合作社发展就越规范。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任大鹏认为,仁发合作社相对有效地解决了出资与土地入股的关系,形成了相对妥当的利益分配关系,解决了农民与大市场对接问题,提高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能力,为合作社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关于仁发合作社未来的发展,孔祥智建议,合作社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公平原则,更多地让利于农民。仁发下一步可以发展初步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申报绿色标识,形成品牌,进而开拓市场。浙江大学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徐旭初表示,仁发合作社还可以加强文化建设,拓展合作社的经济和社会功能,比如开个晚会、办个运动会,提高社员的整体素质和集体荣誉感。

王忠林认为,如果“仁发模式”能推广,将会吸引更多农民把土地交给农机合作社,既能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快应用农业技术和大型农机,又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农民因收益低不愿意种地等问题。

[责任编辑:范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