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区域经济 > 韩正:上海自贸区不栽“盆景”勇当“苗圃”

韩正:上海自贸区不栽“盆景”勇当“苗圃”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11月07日09:04分类:区域经济

核心提示:任何改革创新都可能存在不足,关键是风险要可控。“始终使风险控制与推进制度创新同步衔接,始终使风险处于可控状态,绝对不能出现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强调,自贸区所有的改革、规则都必须是可复制、可推广的,只是自贸区内可以做、上海可以做的,哪怕有些眼前的利益,我们也不会去做。“上海自贸区不栽'盆景’,它是一种'苗圃’。”

新华社记者陈良杰 姜微 徐寿松

上海(CNFIN.COM/ XINHUA08.COM)--“进入深水区的改革要有勇气,更要有智慧,这次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方案是体现全国的智慧;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我们有责任、有压力,有目标、更有信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接受记者访谈时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个月运行下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正式运行一个月来,上海自贸区各项试点任务和改革措施全面推进。投资管理制度改革落地,取消审批实行备案制,工商登记“先照后证”,一个月内“一口受理”办结21家外资、213家内资新设企业;服务业六个领域的开放已经公布并开始落实,贸易监管制度试点起步,6家企业试点“先入区、后报关”;综合监管制度创新加快,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

谈制度创新,他言简意赅: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是意义更为重大的改革,和设定特殊政策的改革完全不是一回事。

“自贸试验区的目标不是局部的试验,而是为了长远的发展。”对于自贸区的改革方向,韩正强调,“中央领导明确指出,自贸区的改革就是要制度创新,必须从国家发展战略和改革大局予以谋划。”

韩正说:“我们现在推出的每一项政策设计、制度安排都是在中央各部门的直接帮助、参与、指导、推动下开展的。”

金融改革是上海自贸区的一大看点,其细则何时出台备受瞩目。韩正说,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包括四方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跨境贸易结算、外汇管理制度创新。

他强调,金融改革创新将坚持“一个前提、两个着力点”。即风险可控的前提,对于系统性和区域性的风险,绝对零容忍。两个着力点,就是牢牢把握所有的改革创新都要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为不断提高我们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服务;牢牢把握所有的改革创新始终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是为金融而金融、为创新而创新。

他表示,金融改革创新的细则研究透了就会出台。

话自贸区红利,韩正直言不讳,自贸区不是政策洼地,改革红利就体现在制度突破而不是税收优惠。今后不能在全国推广的税制,上海自贸区内绝不做。

投资自由便捷效应也在自贸区初步显现。譬如办理企业,从审批到登记注册,以前需要很长时间,而在自贸区最短只要4天。他说:“我们要努力让企业家们有稳定的预期,真正体现市场配置资源、以企业为市场主体。”

如何评估自贸区的试验是否成功?韩正表示,成功与否,就是看能否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标,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在自贸试验区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跨境投资贸易的新制度体系、管理体制和监管模式。

他认为,要从制度层面去看成果:形成一整套符合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要求的投资和监管模式,就是一种成功。不用老的办法,按照新的规章制度都能管好了,就是一种成功。过去靠审批,现在不审批,企业活力强了、社会活力强了、管理更到位了,就是一种成功。“我们会有一些评估指标,但不会是GDP、税收等老的数据指标。”

任何改革创新都可能存在不足,关键是风险要可控。“始终使风险控制与推进制度创新同步衔接,始终使风险处于可控状态,绝对不能出现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韩正强调,自贸区所有的改革、规则都必须是可复制、可推广的,只是自贸区内可以做、上海可以做的,哪怕有些眼前的利益,我们也不会去做。“上海自贸区不栽'盆景’,它是一种'苗圃’。”(完)

[责任编辑:尹杨]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