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区域经济 > 天津金融发展指数首次发布 2006年作为基期

天津金融发展指数首次发布 2006年作为基期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01月29日17:04分类:区域经济

核心提示:2013年12月23日“天津金融发展指数”正式发布。这项被誉为“金融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的天津金融发展指数,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可做为跟踪天津金融业发展状态的有益工具;同时也是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内部交流以及对外交流的重要媒介,为推动天津金融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监测工具。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2013年12月23日“天津金融发展指数”正式发布。该指数以2006年作为基期(1000点),2007年至2011年,天津金融发展指数分别为1381点、1602点、1945点、2397点、2867点。2012年该指数达到3360点。其中,2007年景气程度达到高点,较2006年增长38.1%,其后2008年增速略有回调,但仍比上年增长15.9%,此后4年增速保持在20%左右,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总体来看,天津金融业稳步发展,金融市场成为亮点领跑各指数,推动天津金融业发展。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各类金融机构与金融人才不断聚集,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这项被誉为“金融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的天津金融发展指数,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可做为跟踪天津金融业发展状态的有益工具;同时也是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内部交流以及对外交流的重要媒介,为推动天津金融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监测工具。天津财经大学副校长、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爱俭教授就“天津金融发展指数”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

“天津金融发展指数”的编制过程和方法

“天津金融发展指数”是反映天津金融业发展状况和景气程度的综合评价指数。在历时近1年的指数编制过程中,构建客观评价为主、主观评价为辅的指标体系,涵盖金融市场、机构、人才、创新、生态环境等内容,包括5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和101个三级指标。按照指标客观重要性以及天津金融战略导向,使用专家打分法设置权重系数。通过权威机构、公开渠道、问卷调查等渠道,获得原始客观数据及主观评价,利用逐级加权平均法构建指数计算模型,获得金融发展指数。该指数反映金融发展水平和景气程度两种内涵,其中发展水平记录金融业发展轨迹,突出指数的连续性;景气程度刻画金融业行情冷暖,突出指数的前瞻性。通过释放金融发展和景气信号,研判金融业发展前景。

“天津金融发展指数”对天津金融发展的意义

天津金融发展指数将天津金融业发展状态、景气程度作为评价导向和重点,兼顾反映天津金融业实现定位过程中“创新引领”、“规模集约”、“快速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等特征因素,实现了天津金融发展与定位目标内涵的集成和融合。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本指数伴随应用领域和新兴金融中心发展阶段变化,不断瞄准金融专业人士优先考虑的因素,适时、适度地对金融发展指数指标体系进行修订、调整,确保及时、客观反映天津金融业发展速度、景气程度及支撑地区金融业持续成长的基础性因素。

“天津金融发展指数”的特点

天津金融发展指数研究在本质上属于新兴金融中心纵向发展速度和景气状况的研究,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挑战性,为了确保研究的科学和缜密,课题组深入研究和借鉴了上海金融景气指数为代表的纵向发展类指数和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IFCD INDEX)、CDI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 CFCI)为代表的横向竞争力比较类指数的编制方法和应用经验,获得丰富的研究思路和指标样本。在与天津金融监管部门、金融专业人士、统计工作者深入沟通、交流基础上,结合天津金融业定位、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经验和金融改革创新成果,演绎并凝练出天津金融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目标。通过选取代表性强、可操作性好的指标,降低评价对象(天津金融发展态势和景气程度)的复杂性,实现了天津金融业定位内涵核心、金融发展状态景气程度与各级指数一一对应式的可度量,较为科学地达成研究初衷。

在研究方法上,与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的传统金融中心指数不尽相同,本指数应用于处在快速成长期,秉承特定发展思路和要求,突出金融改革创新基地核心功能的天津金融业的量化评价,弥补了传统金融指数侧重于评价成熟型金融中心的空白,发展了金融发展指数研究方法和应用经验。在编制本指数过程中,选取纵向比较的综合评价指数方法,运用基于相邻年份数据对比的数据标准化方法,和专家评分指标权重设定方法,与使用SUV(支持向量机)方法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选用横向比较的综合评价指数的“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CDI 中国金融中心指数”不同。同时,课题组采用数据来源稳定、连续规范、口径统一、易于采集的数据来源,确保该成果功能的实现。为了确保天津金融发展指数研究的科学合理,该研究还将开展金融中心发展指数、国内外新兴金融中心形成演化等基础性研究,夯实研究基础。

未来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的工作重点

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在2012年至2013年的培育建设过程中,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与“创新引领”的基本原则,充分释放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多方联合、多点集成的综合优势,努力完成“一个指数(天津金融发展指数)、两本蓝皮书(天津、滨海金融蓝皮书)、三个刊物(《滨海金融专报》、《观点与学术动态》、《区域金融创新》)、四个创新(聘请一批专家、建立一个机制、研究一批项目、建设一个数据库)”的建设目标,在引领区域金融先试先行和京津冀金融合作,充分发挥信息支持、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近期将紧密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战略部署,以及李克强总理关于天津探索建立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创新区的重要指示,围绕中国滨海金融这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积极联合、积聚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长效机制。以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为突破口,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中国滨海金融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的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大金融学科群在促进中国滨海金融研究方面的适度超前发展。以优质高效的决策咨询服务于理论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与实践。争取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成为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与理论创新高地。实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简介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总体要求,2012年9月,天津财经大学联合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天津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和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等单位,协同组建“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初,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协同单位及政府部门、金融业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的专家学者30余人成立项目组,开展“天津金融发展指数”重点项目的研究和攻关。

[责任编辑:姜楠]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