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产业经济 > “钢贸黑洞”风险向地方银行扩散

“钢贸黑洞”风险向地方银行扩散

经济参考报2014年02月18日10:08分类:产业经济

核心提示:就在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纷纷对被业内称为“风险高发区”的钢贸企业贷款亮起“红灯”之时,一些迹象显示,钢贸融资开始从股份制银行转向地方金融机构,钢贸风险开始从长三角扩散到其他地方。

就在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纷纷对被业内称为“风险高发区”的钢贸企业贷款亮起“红灯”之时,一些迹象显示,钢贸融资开始从股份制银行转向地方金融机构,钢贸风险开始从长三角扩散到其他地方。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在长三角地区授信额度已经有所控制和压缩的背景下,其它许多地区的整体授信额度却有所增长,尤其是一些地方金融机构的授信总额仍在显著增加。

记者日前从云南省银监局获悉,截至2013年11月末,钢贸行业客户在辖内银行机构的表内外授信总额357.11亿元,比年初增加3.9亿元,增幅1.11%。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辖区内银行对钢贸行业授信呈现出授信机构以股份制银行为主,向地方法人机构转移的特点。截至2013年11月,十家股份制银行对钢贸企业授信169.56亿元,占授信总额的47.5%,比年初压缩9.02亿元;大型银行授信107.32亿元,占比30.1%;而地方金融机构授信77.24亿元,占授信总额的21.6%,比年初增加13.93亿元。除富滇银行外,其余地方金融机构对钢贸行业授信均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

根据云南省银监局统计,截至2013年11月末,辖内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88亿元,不良贷款率达5.86%,在钢贸行业整体风险暴露看似进入尾声的情况下,地方银行出现开始“接棒”的信号,风险值得警惕。

“钢贸黑洞”风险早有先例。近日,中信银行召开临时股东会,审议并通过了该行2013年度不良资产核销额度增加32亿元的议案,而其中大部分新增的不良资产正来自于钢贸行业。债务缠身、诉讼压顶、老板跑路……自长三角地区接连爆发丑闻开始,钢贸行业债务黑洞迅速蔓延并发酵,银行无疑成为最大的“受害方”。在高峰的2012年,民生、光大、兴业、平安等银行纷纷深陷钢贸漩涡,甚至排队到法院对钢贸企业提起诉讼。

“很多不良贷款,即使起诉、打官司也无法追回,银行只能通过核销的方式来处理,这些血淋淋的教训一定会让银行重新评估行业风险,包括提高贷款门槛、压缩授信额度等。”一位熟悉钢贸行业的股份制银行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他告诉记者,包括民生、光大、招行、交行、工行、浦发等多家银行都在内部对钢贸信贷进行了严格限制,大部分银行机构基本叫停了单纯的钢贸企业互联互保授信模式,要求客户追加抵押、保证等有效担保,并对表内外的授信总量实行控制。

对一直习惯于利用银行“杠杆”来赚钱的钢贸行业而言,“资金”无疑成为最尴尬的难题。

“对于钢贸企业而言,只有资金运转起来才有可能活下去。目前来看,相比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地方金融机构甚至一些民间资金拆借虽然资金成本高,但是门槛低,限制条款也会更加灵活,贷款会更容易成功。”一位钢贸行业内人士说。上述人士表示,很多地方金融机构和政府的关系更为紧密,一些钢贸商承担了政府的项目,很可能通过政府出面进行融资。

上述人士坦言,尽管可以预见的风险摆在眼前,但是对于地方金融机构而言,最根本的驱动力来自于,这部分被大银行挤出的来自钢贸行业的资金需求,往往也给一些地方金融机构带来可观的收益。

一位来自江浙一带的业内人士表示,比起产业的转移,钢贸商的转移更容易。从一个地方贷不到款,为了活下去,他们会想办法从别的地方贷到款,所以在长三角地区的授信额度急剧压缩的情况下,授信很可能会向其他地区转移。由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政策是全国统一的,因此一些小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很可能成为这些钢贸企业新的接盘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很多钢贸公司都已经解体,不再经营,但仍有一些企业存在一线生机,亟需引入新的资金来解决燃眉之急。一些地方的金融机构可能受到地方需求的压力,而帮助地方的钢贸企业来解决眼前的困难。“银行若觉得风险不是太大,可能愿意投入。另外,这种新的资金的投入可能会得到一些比较有实力的第三方机构的担保,甚至得到一些来自地方政府的承诺。”连平表示。不过,在他看来,这种现象可能不能代表全局。(张莫 杨烨 浦超)

[责任编辑:尹杨]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