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产业经济 > 让金融活水浇灌“三农”实体之树

让金融活水浇灌“三农”实体之树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03月11日10:10分类:产业经济

核心提示:随着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传统农民的市场意识日渐提升,激发了农村金融市场自身的动力。合作金融在新的形势下展现出新的活力,一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应运而生。

新华社记者刘昕 吴霞 王文迪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三农”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不管财力多么紧张,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除财政投入外,金融市场的支撑对农业发展也不可或缺。报告中“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即表达了中央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决心。

——发展普惠金融 补齐农村金融短板

农村金融服务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村发展的短板。银监会日前表示,今年将加快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的全面部署,将遵循市场化、商业化和集约化原则,以强化支农支小、发展普惠金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稳妥发展村镇银行,逐步实现县市全覆盖。据统计,截至2013年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071家,其中开业987家、筹建84家。

同时,商业银行也积极行动起来。中国农业银行把服务“三农”作为己任,在广大农村地区以“惠农卡+自助机具”为基本模式,大力实施“金穗惠农通”工程,为广大农民提供财政直补资金代理、粮食购销资金汇划、小额取现、新农合新农保资金代理等基础金融服务。目前,农行已累计发放惠农卡1.4亿张,在农村地区设立金穗惠农通工程服务点60余万个,布放电子机具115.4万台,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30余万个,农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便捷的现代金融服务。

——创新金融产品 让金融活水源流不断

受困于农业的基础薄弱、高风险性和农村市场“抵押物”缺失,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一直举步维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担保权能,是给农村金融大池送来一源活水。目前已有多地出台文件推动农地抵押类贷款。山东、吉林、重庆等地部分地区都已先期开展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或农地收益贷款的相关试点工作,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抵押贷款”等多种形式。

作为金融市场的服务主体,银行主动制订相应政策。农行行长张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农行将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信用评级、融资担保和业务流程,力争在服务现代农业、规模农业和新型经营主体上取得新突破。在担保方式创新方面,农行制订了《三农信贷业务担保管理办法》,明确了“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公职人员+农户”等抵押担保方式,还探索了粮食订单质押、财政直补资金质押、大型农机具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等多种新型担保方式,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担保难问题。

——合作金融展活力 加强监管不可缺

随着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传统农民的市场意识日渐提升,激发了农村金融市场自身的动力。合作金融在新的形势下展现出新的活力,一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应运而生。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基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不断丰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类型。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王曙光表示,除了传统的农信社以外,目前农民之间开展的资金互助合作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银监会批准试点发展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第二种是地方政府认可、由当地民政局、银监局、工商局等相关机构联合发文出台规范条例成立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第三种是专业合作社内部设置信用合作部,以这种类型居多,也应是被鼓励的对象。

有金融市场就有风险存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表达了中央对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视。对于农村金融市场而言,加强金融监管意义更不寻常,农村市场覆盖面广,相应的技术、人才、各种软硬件设施仍很缺乏,因此推动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创新更是一项系统工程。

[责任编辑:山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