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时事新闻 > 新型城镇化有六“新” “三个1亿人”工作已部署

新型城镇化有六“新” “三个1亿人”工作已部署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03月20日14:57分类:时事新闻

核心提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日举行发布会,解析16日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引领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突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改革措施,并详细阐释了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同时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三个1亿人”问题,作出了具体工作部署。

新华社记者张欢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日举行发布会,解析16日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引领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突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改革措施,并详细阐释了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同时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三个1亿人”问题,作出了具体工作部署。

突出一条主线、四大任务、五项改革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是中央颁布实施的第一个城镇化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规划》突出了一条主线、四大任务、五项改革。

一条主线是指: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四大任务包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五项改革具体为: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资金保障、城镇住房、生态环境保护等制度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新型城镇化“新”在六个方面

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积累了矛盾和问题。目前城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质量不高、粗放扩张的老路已经走不通,必须走出一条新路,即“新型城镇化”。社会各界都在关注“新型城镇化”到底“新”在何处,此次出台的《规划》给出了答案。

“一新”:强调以人为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规划》提出要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通过实施居住证制度,使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能够享受相应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规划》首次提出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两个指标,这是不同以往的很大进步。

“二新”:强调四化同步,深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规划》指出,工业化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为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城镇化是一个载体和平台。新四化相辅相成,融合互动,从而推动现代化建设进程。

“三新”:强调优化布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群发展已经超越其承载力,需要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对此,《规划》提出,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培育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引领国土空间均衡发展,培育区域新的增长极。《规划》还指出,要通过加强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的连接,加强产业和公共资源布局的引导,适当疏散转移特大城市的经济功能和其他功能,增强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集聚经济、人口的能力,在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四新”:强调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规划》要求,建设新型城镇化要节约集约利用水、土地、能源等资源,强化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推进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尽可能地降低对环境的损害。

“五新”: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特色和个性。按照《规划》的精神,新型城镇化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要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建设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城市。

“六新”:强调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规划》指出,未来要统筹推进人、地、钱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及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的发展潜力,为新型城镇化注入活力和动力。

就解决“三个一亿人”问题作出部署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即: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规划》对于如何落实此项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

《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努力实现1亿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表示,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从现在的35.3%提高到45%。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宪平表示,预计到2020年,在城镇常住人口中农民工及其家属的总量会达到3亿多。先解决1/3、1亿人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人口落户,主要是存量,这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对于“第二个1亿人”问题,《规划》把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开辟专栏,制定了专项行动计划,将有步骤地推进实施。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介绍说,到2012年底为止,各地共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1260万套;2013年又改造了323万套,2014年的计划是470万套以上。如此推算,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可以完成1500万套的棚户区改造任务。“我们计划,成片的棚户区改造到本届政府任期结束时基本完成。”齐骥说。

关于城中村的改造,齐骥表示目前还没有做详细的计划,但是有总体规划,到2020年,至少还能改造1000万套以上棚户区和“城中村”。1260万套、1500万套、1000万套,三个数字相加,将有3760万个棚户区和城中村的家庭脱离原来的居住环境,进入到现代住宅,这将能够解决“第二个1亿人”问题。

如何引导“第三个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规划》明确,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中西部重点开发区域,培育若干新的城市群。

徐宪平认为,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条件明显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就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城镇化的发展还有较大的空间。培育若干新的城市群,将有条件、有能力吸纳约1亿人就地城镇化。

目前农民工数量在中西部地区已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去年东部地区农民工负增长0.2%、中部地区增长9.4%、西部地区增长3.3%。尽管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工资收入少约10%,但是离家近、生活成本低的条件对农民工吸引力很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说:“哪个地方能吸引农民工,就能给新型城镇化注入活力。”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