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宏观经济 > 项峥:调结构须有定力

项峥:调结构须有定力

经济参考报2014年03月26日09:31分类:宏观经济

核心提示:考虑“转方式、调结构”是当前我国主要经济任务,当推进结构调整不可避免带来经济下滑阵痛时,要保持定力,全面认识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合理运用稳增长措施,避免过度刺激经济,主要通过凝聚共识深化改革来寻求经济回升动力。

年初以来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3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初值降至8个月新低。但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并不能掩盖经济结构转型正出现的积极变化。考虑“转方式、调结构”是当前我国主要经济任务,当推进结构调整不可避免带来经济下滑阵痛时,要保持定力,全面认识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合理运用稳增长措施,避免过度刺激经济,主要通过凝聚共识深化改革来寻求经济回升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正出现积极变化。从投资驱动看,在新一届政府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和减少审批事项的推动下,民间投资热情有所上升。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5%,高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6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为63.1%,较上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从吸纳社会就业人口情况看,2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反映出我国服务业仍在继续扩张,将对就业人口增长形成强力支撑。从产业结构调整看,当前我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及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企业业务总量呈较快增长。同时,房地产业出现调整的可能性增大,今年2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增至4个,环比最高涨幅缩小至0.7%。从金融风险缓释角度看,在出现个别金融产品违约事件后,刚性兑付被打破,整个金融体系的抗风险意识已经有明显增强。

我国宏观经济稳健运行的基础依然较好。新年伊始,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加,这既是国民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和经济体运行内在矛盾与风险逐步释放的结果,也有国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压缩过剩产能、调整债务杠杆、增强资金面约束等积极主动调整因素的作用。即使如此,未来我国经济仍能保持稳健运行。庞大人口规模所形成的消费潜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等等,均会支撑国民经济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速。而社会上数量庞大的微观经济主体基于强烈发展愿望的自发性经济行为与调整,也会给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托底”,能够有效止住经济增速的进一步惯性下滑。

当然,为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稳增长措施的合理运用也不可或缺。但当前出台较大规模刺激性经济政策的空间已经不大。因此需要通过凝聚社会共识深化改革来寻求经济回升动力。今年两会后的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提出,要坚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目前,我国已经形成深化改革的社会共识。而将社会共识转化为社会一致性行动,进一步培育内生经济增长动力,就需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有序放宽市场准入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效激发民间创业与创新激情,通过各项结构性改革措施的实施,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转型。

综合来看,在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只要宏观经济运行不出现明显的就业形势恶化,政策上就需要保持定力,尽量避免对宏观经济进行过度刺激,以免拖延经济结构转型进程,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和无效投资。(项峥)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