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宏观经济 > 不同机构对中国潜在增长率怎么看

不同机构对中国潜在增长率怎么看

上海证券报2014年03月26日09:51分类:宏观经济

文眼

在对近几个月的经济表现发表看法的分析人士中,有人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调速换挡,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因此速度降一点不足为奇。这种观点隐含一个重要判断,即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在下移。这不是一个短期问题,而是中长期问题。在下一个五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到底是多少?哪些因素将影响潜在增长率下移?面对潜在增长率下降又需要做哪些政策调整?国家信息中心张前荣先生对此做了一番文献梳理,可资一读。

——亚夫

■近年来,诸多研究机构对我国“十三五”期间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了测算,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潜在增长率为6%-7%;第二种观点认为介于7%-8%之间;第三种观点认为可达8%以上。三种观点均认为潜在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了中高速发展阶段。

■目前的研究从劳动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等供给方面和出口、房地产需求、城镇化等需求方面解释了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趋势。但没有解释我国潜在增长率在短时间内下降2-3个百分点的现状。因此,后期研究应着重分析潜在增长率短期内快速下降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避免未来潜在增长率再次过快下降。

■对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和增长平台转换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研究机构和学者主要从要素供给、需求和国际经验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基于对“十二五”中后期潜在增长率开始下降的预判,专家和学者提出要接受经济增速下降的现实,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专家和学者主要运用生产函数模型、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借鉴成功追赶型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规律,对我国“十三五”期间潜在增长率进行了测算,形成了三种观点。

一是认为潜在增长率在6%-7%之间,二是介于7%-8%,三是达8%以上。三种观点均认为潜在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了中高速发展阶段。

人口红利减弱、储蓄率下降、全要素生产率降低和产业结构服务化加快是导致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的供给因素;基础设施投资潜力下降、城镇化速度放缓、出口增速回落是导致我国潜在增长率下滑的需求因素。

大部分学者认为通过改革释放制度红利是避免潜在增长率过快下滑的主要措施,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以投资为主的需求政策仍有较大的空间。

[责任编辑:赵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