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产业经济 > 移动网络时代用户隐私谁来保护

移动网络时代用户隐私谁来保护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07月22日16:14分类:产业经济

核心提示:智能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触发了用户隐私保护问题,苹果公司近日被质疑搜集用户隐私,使这一问题进一步凸显。一方面,用户隐私被一些网企当做营销推广的资源,甚至沦为贩卖交易的商品。另一方面,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却在法律实践等多个层面都有难题待解。

新华社记者程士华 南婷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智能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触发了用户隐私保护问题,苹果公司近日被质疑搜集用户隐私,使这一问题进一步凸显。一方面,用户隐私被一些网企当做营销推广的资源,甚至沦为贩卖交易的商品。另一方面,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却在法律实践等多个层面都有难题待解。

移动网络时代用户隐私谁来保护

媒体近日对苹果公司搜集用户位置隐私问题提出质疑,称苹果详细记录了用户位置和移动轨迹,并记录在未加密数据库中。在iPhone手机中,有一项默认开启的“常去地点”功能,不仅记录了用户常去的地点名称,还详细记录了用户在这个地点停留的时刻及次数。

苹果公司则回应称,公司给予了用户清晰而透明的提示和选择,让用户得以控制自己的信息,并且从未与任何国家的任何政府机构就任何产品或服务建立过“后门”。

姑且不论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如何,互联网业界人士认为,此次事件从侧面显示了人们对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担心。近三年内,仅在个人隐私领域,互联网厂商大规模用户数据泄露事件就频频发生,包括携程泄露信用卡信息事件、酒店入住人员信息泄露事件等在内共计几十起。此外,保险、医疗、汽车等行业数据泄露事件也时有发生,反映出各行业在数据保护方面普遍存在漏洞。

窃取用户隐私灰色利益链隐然成形

在移动互联网与现实生活关联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智能手机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其中有不少是以牺牲个人隐私为代价的,比如一些智能推荐服务,都是在用户以往消费偏好、地理区域等方面数据信息基础上做出的判断。而一些企业往往以系统默认、霸王协议等方式,任意窃取用户隐私信息。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窃取用户隐私类的恶意程序,在手机恶意程序总量中排名第三,其感染量占感染人次数总量的21%。虽然隐私窃取不会直接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但会为用户的手机安全埋下隐患,一旦危机爆发,危害程度更高。

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一些网企会将搜集到的用户信息作为拓展公司业务的资源,有的企业甚至还会将所占有的大量用户信息作为一种商品,直接在地下黑市上进行交易。比如用户名单通讯录、用户商业消费行为偏好等信息数据。但其来源是否合法合规,却难以受到有效及时的监督。同时,数据的购买方是把这些数据用于广告推销,还是用于其他不为人知的用途,同样不得而知。

降低信息安全风险需各环节发力

对个体而言的隐私信息,带来的可能是经济损失。但如果隐私信息达到一定数量级的规模,往往会上升成社会公共安全层面或者国家安全层面的公共事件。业内人士表示,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信息等大数据事关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必须引起重视。

专家指出,数据所有权、使用权界定尚不明确,亟待规范。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科学技术信息中心副研究员杨卫军说,数据来源于网民或企业用户的现实工作与生活,存储在网际空间,数据信息是否为公民或企业的私有资产,权属不太明确。目前,在数据保护、交易、责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落后于实践需要。

同时,企业普遍忽视数据安全防护。知道创宇公司首席执行官杨冀龙说,网络安全对互联网企业意味着成本,不能创收,企业缺乏积极性。因此国家应出台相关强制规定,要求企业做好信息安全防护,如果发生泄露,不得推卸责任。

业内专家指出,信息安全风险存在于数据的全生命周期之中,从技术研发、产品制造、用户使用、服务管理等各环节均要明确安全责任,对所涉及到的政府、企业、数据产生者及个人等,也必须对其安全责任有明晰的政策界定。(完)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