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产业经济 > “深海重器”迈入中国智造 海工装备千亿美元市场待启

“深海重器”迈入中国智造 海工装备千亿美元市场待启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10月15日15:27分类:产业经济

核心提示:海工装备被视为中国海洋强国梦实现的重要载体,也是未来中国海洋经济的新支柱产业。出席“2014中国 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的多位专家表示,中国的海工装备正迎来发展黄金季。

新华社记者曹杰、袁军宝、刘宝森

青岛(CNFIN.COM / XINHUA08.COM)--海工装备被视为中国海洋强国梦实现的重要载体,也是未来中国海洋经济的新支柱产业。出席“2014中国 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的多位专家表示,中国的海工装备正迎来发展黄金季。

摆在中国海工企业面前的将是一个千亿美元级的市场。根据克拉克松的预测2014年至2023年的十年间,航运业需要高达1.4万亿美元左右的资金投入。其总裁斯托普福德指出,对于船厂而言,一个较大的潜在投资领域是海工领域。90年代初,海工领域业务一直很少,不过,考虑到石油天然气能源供应压力增大、移动设备成为焦点,海工领域未来可能占预期投资的30%。换言之,未来十年海工领域将有超过400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企业究竟能在当中分到多大一块蛋糕?

目前,我国海工产品接单量已经占据全球市场超过三成份额。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公布的上半年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承接各类海洋工程装备订单81艘(座),合同金额79亿元,世界市场份额占比提高到32%,居全球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提醒,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在经历了3-4年的兴旺后,近两年进入调整期。各国特别是自升式钻井平台成交量下滑趋势明显,对承建自升式平台为主的我国海工海工装备产业发展不利,必须大力提高在海工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山东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孙远慧表示,海洋工程可以分为海岸工程、近海工程、深海工程,我们面临这样的现状,海洋工程从海岸工程来讲,我们国家有自己独立的能力,在近海工程也能够做一些自行设计,但是深海一些尖端产品目前还不能过关。

挪威船级社战略发展总监吴巨圣也表示,目前我国在深海领域还无法与韩国竞争,韩国从造船向海工转型比中国早了15年,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海工行业在落后起跑的情况下,需要政府更多的扶持。

一个积极的信号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和企业不断加大对海洋科技的投入,海工装备的档次不断提升,中国的“深海重器”已经开始在世界市场引起关注。让人看到了在中国南海,“海洋石油981”的投入使用打破了国外在深水钻探领域的垄断局面;在挪威北海,中集来福士交付的深水半潜钻井平台5次获得“最佳月度平台”。两年前,“蛟龙号”载人深水器顺利完成7000米级海试,使我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在专家眼中,“蛟龙号”无疑已成为海洋装备的形象代言人。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曙光表示,海洋是相对完整的巨型复合生态系统,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对海洋的系统认知,离不开装备保障。

中科院海洋领域战略研究组发布的《中国至2050年海洋科技发展路线图》指出,当前新一轮的海洋竞争已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海洋竞争,海洋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在未来的海洋竞争中将占据主导地位。

专家预测,随着近两年一些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期的结束,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提升利润率,加上全球需求复苏,中国海工企业将迎来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彭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