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区域经济 > 甘肃小微企业发展迅猛 仍有政策“盲区”待消除

甘肃小微企业发展迅猛 仍有政策“盲区”待消除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11月11日15:42分类:区域经济

核心提示:随着国家和地方出台并落实一批各具特色的扶持政策措施,甘肃省小微企业发展迅猛,非公市场主体出现井喷式增长,小微企业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但在服务和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中,仍有不少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大部分小微企业在融资、土地等要素配置方面还存在政策“盲区”和扶持阻力等一系列问题,必须下大气力破解制约发展的隐性壁垒。

新华社记者郭刚 张文静

兰州(CNFIN.COM / XINHUA08.COM)--随着国家和地方出台并落实一批各具特色的扶持政策措施,甘肃省小微企业发展迅猛,非公市场主体出现井喷式增长,小微企业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但在服务和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中,仍有不少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大部分小微企业在融资、土地等要素配置方面还存在政策“盲区”和扶持阻力等一系列问题,必须下大气力破解制约发展的隐性壁垒。

——小微企业发展迅猛

“这个照相机镜头,还有那个投影仪都是我用政府补助的5万元购买的。”高亚军喜不自胜,“这仅仅是'3个20万’开始的一部分,我们公司会依靠自身的发展来享尽这一政策的好处。”

高亚军是兰州小微企业——甘肃新空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之一。作为今年4月才成立的一家集软件开发、三维技术研发应用的小微企业,像其他小微企业一样,成立之初就面临着启动资金缺乏的问题。

“在得知兰州市政府有'3个20万’扶持政策之后,我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了报告,没想到很快就得到落实。”高亚军说,“有了政府提供的5万元创业基金,还有随后的退税、贷款等政策支持,我们创业的成功几率更大了。”

高亚军所说的“3个20万”政策,就是为扶持当地初创小微型企业、鼓励全民创业,当地政府出台的《兰州市鼓励全民创业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实施办法》。办法中规定:对实际货币投资达到15万元的初创微型企业,由市、县(区)两级财政补助5万元,使其初创资金达到20万元;协调银行贷款20万元用于其创业发展;当初创微型企业累计完成税收20万元后,再由政府奖励其20万元的扶持政策。

像兰州市一样,甘肃其他市州也因地制宜地制定扶持办法,致力于服务当地小微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天水市坚持分类扶持、梯级发展的原则,今年已使1180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庆阳市采取连续3年生活补贴和社会保险的财政补助政策,去年选拔1778名高校毕业生到非公企业及小微企业就业,缓解了小微企业人才缺乏的问题。

甘肃省副省长、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组长郝远说,甘肃省政府今年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372项,全省14个市州行政审批事项平均减幅达50%以上。特别是今年3月1日起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进一步降低了准入门槛,放宽了创业条件,极大地激发了全民创业热情,甘肃的非公市场主体出现井喷式增长。

郝远介绍,截至到2014年9月底,甘肃省市场主体存量达到107.45万户,其中非公市场主体达到103.74万户。仅3月至9月,全省新增私营企业31626户,注册资金1334.23亿元,分别增长103.71%和114.86%。

——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今年5月的兰州小微企业甘肃蓝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在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后,仅仅半年多就发展成为一个集环境、水质、大气、噪声等环境工程系列检测、监测、监理为一体的新型企业。

蓝博创始人陈带军说,有了兰州市政府提供的5万元创业基金和20万元的银行贷款,公司在引进设备和技术方面有了底气。按照“3个20万”政策,未来2至3年内还能享有20万元的税收减免。有政府如此多的扶持、优惠政策,没有理由不把企业做大做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4月兰州“3个20万”政策施行以来,截至目前兰州市已累计扶持初创微型企业7571户,总投资38.39亿元,带动就业57669人,预计2014年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9.24亿元。

郝远说,为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惠泽更多的小微企业,除了资金扶持,在全省范围今年还对符合条件的14953户小微企业减免所得税1401.32万元。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按照国家“非禁即入”原则,甘肃省已经在项目审批、资源开发、土地利用、财政支持等更多要素配置方面,向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非公经济敞开大门,努力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公平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政策扶持仍待消除“盲区”

郝远认为,改革是解决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动力。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只有让包括有实力的小微企业等非公经济实体与国企在更多重要领域展开竞争,才能更好地激发经济转型与增长活力。

尽管甘肃的小微企业及非公经济发展迅猛,但现实依然存在的“天花板”、“旋转门”、“玻璃门”等主客观制约因素和现象不容小觑,必须直面消除“盲区”,尽快加以解决。

“比如污水处理、市政建设等项目,非公企业包括有实力的小微企业也可以参与。但目前因为政策、制度等人为因素,都掌控在公有制企业手里,小微企业无门可入。”郝远举例说。

为了消除政策上的“盲点”和“盲区”,自2012年起,甘肃省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开始了“破冰之旅”。《甘肃省关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甘肃非公经济“30条”》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

郝远说,其目的就是要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支持非公企业和民营资本尽快进入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市政建设、政策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参与竞争并谋求跨越式发展。凡是国家和其他省区市有的扶持政策,甘肃都应该有;凡是小微企业迫切要求的政策措施,甘肃都应重点加以完善和创新,切实使各项政策让小微企业看得见、进得去、用得上,推动全省小微企业集群式发展。

在国家一系列优惠、帮扶政策的带动下,目前,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甘肃省非公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的占比达到了40%左右,但与全国平均60%的水平相比,仍然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据悉,甘肃省计划到2017年力争使非公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