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区域经济 > 中欧班列催生向西开放“桥头堡”

中欧班列催生向西开放“桥头堡”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12月09日09:19分类:区域经济

核心提示:一列列往来于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火车班列,正在将沉寂的丝路古道唤醒。2011年重庆开通首趟至德国的渝新欧班列后,武汉、成都、郑州、西安、长沙等地相继开通横跨亚欧的国际班列。

新华社记者张桂林

重庆(CNFIN.COM / XINHUA08.COM)--一列列往来于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火车班列,正在将沉寂的丝路古道唤醒。2011年重庆开通首趟至德国的渝新欧班列后,武汉、成都、郑州、西安、长沙等地相继开通横跨亚欧的国际班列。

开辟

日益繁忙的中欧班列携带着电子、机械、服饰等商品进入中亚、欧洲市场,使得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向西开放中抢抓先机,开放平台加快完善、开放业态不断拓展。隆隆的火车声,还催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兴起。

但记者采访发现,仍处于培育期的中欧班列面临“成长的烦恼”:运价较高、回程货不足等影响着运行效益;多条中欧班列线路争跑,难以形成集约效应。

传统的中欧贸易以海运为主,辅以空运,或运输时间长,或物流成本高。尤其对中西部城市来讲,受制于“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物流瓶颈,开放型经济发展缓慢。致力于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庆,2011年初发出首趟自新疆出境,经中亚抵达德国的“渝新欧”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开启了中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

在“渝新欧”带动下,武汉至波兰的汉新欧、成都至波兰的蓉欧、郑州至德国的郑新欧,以及义乌至西班牙的义新欧、长沙至德国等班列相继开通。目前,中欧班列运行时间普遍保持在16天左右,比海运节省20多天,运输成本只有空运四分之一左右。中铁集装箱公司副总经理钟成透露,逐渐显现的比较优势使中欧班列运输量快速增长,截至12月1日,今年已发车240多列,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一路向西的中欧贸易快车道,使中西部地区从传统开放模式下的“末梢”,变成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过去主要布局在沿海、沿边的进出口口岸、保税区等外贸平台,近年在重庆、郑州、武汉等内陆城市相继建立;凭借面向欧洲、中亚市场的物流优势,加工贸易等外向型经济加快向中西部转移,重庆、成都等地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IT制造基地。

运行

中欧班列横跨亚欧大陆,面对沿线不同的运输体系。为此,自开通以来,中欧班列不断突破创新,打造“升级版”,逐渐成为建设覆盖中亚、俄罗斯、中东欧、西欧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撑。

重庆市政府物流办常务副主任杨丽琼说,以“渝新欧”班列为例,不仅开创了中欧班列“一次查验、全程放行、快速运输”的便捷通关机制,还完善沿线市场货物集散机制。

杨丽琼说,通过构建“1+N”货物组织模式,“渝新欧”以重庆到德国杜伊斯堡为主线,分别在中亚的阿拉木图和库斯塔奈,俄罗斯莫斯科、波兰马拉舍维奇、德国杜伊斯堡和法兰克福、比利时安特卫普等地建立集结和分拨点,使丝路经济带各国能“搭乘”此趟快车。

“汉新欧”班列则着力发掘中东欧、中亚两个市场。汉欧物流公司董事长王利军说,“汉新欧”班列今年4月实现常态化运营后,按照每周1班的频率,将汽车、电子产品等货物发往中亚、俄罗斯、波兰。

9月上旬,“渝新欧”班列搭载国际邮包从重庆到达阿拉木图,打破了亚欧大陆桥数十年无法运邮的困局。

运价

作为一条新近开辟的国际物流通道,中欧班列整体仍处于培育阶段。记者采访发现,运价较高、回程货不足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欧班列快速“成长”。

一家参与中欧班列货源组织的物流企业负责人透露,当前,中欧班列各线路每箱全程运输成本在1万美元左右。其中,俄罗斯段、西欧段运价最高,箱公里超过0.8美元;国内段,以“渝新欧”班列为例,建立起“量价挂钩”机制,年开行超过100班,箱公里可降至0.6美元。而国际段市场化运价调整机制尚未形成,导致全程运输成本居高不小。与此同时,中欧回程班列尽管今年实现“零”突破,但仍显不足。中铁集装箱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初,各线路回程班列共16班。大量“空箱回程”,进一步推高运输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区域重复布局班列线路,同质化竞争,导致有限货源进一步分散,冲击中欧班列整体运行效益。“渝新欧”开通后,毗邻的成都开通蓉欧快铁;汉新欧开通后,长沙开行了自己的中欧班列。一些班列线路不惜以政府高额补贴来争抢货源;部分线路用低价揽货……

为了统筹各条线路,今年8月,中欧班列运输协调会在重庆召开,各地就赴欧班列统一品牌、运行组织、服务标准、全程价格等达成初步共识。

“统筹的力度显然还不够。”重庆市社科院区域经济中心主任李勇说,“关键要对重复布局的线路进行整合,避免恶性竞争。”

与此同时,可考虑保留两三条骨干线路,依托其建立“多点集货”“干线运输”的货源组织和线路运行机制。此外,国家相关部门及中铁总公司应与俄罗斯及西欧国家加强顶层协商,建立能够市场化灵活调整、具有竞争力的运价机制,加快激发中欧班列这条经贸“大动脉”。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