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产业经济 > 国产智能手机“逆袭”背后:核心技术缺失

国产智能手机“逆袭”背后:核心技术缺失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12月11日17:00分类:产业经济

核心提示:目前,国产智能手机在国内市场已实现“集体逆袭”,占据八成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也不断攀升。然而业内专家表示,看似强大的表象背后,“抄袭”之风盛行,品牌溢价能力差、利润率过低、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亟须引起重视。

新华社记者赵宇飞 邓中豪

重庆(CNFIN.COM / XINHUA08.COM)--目前,国产智能手机在国内市场已实现“集体逆袭”,占据八成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也不断攀升。然而业内专家表示,看似强大的表象背后,“抄袭”之风盛行,品牌溢价能力差、利润率过低、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亟须引起重视。

国产品牌手机不少“似曾相识”

最新数据显示,在国内市场,三星和苹果的市场份额总共只占到了国内市场的20%,其余80%都是国产品牌;在国际市场,小米的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2.1%飙升至5.3%,仅低于三星和苹果。联想集团也已完成对摩托罗拉移动业务的收购,业内认为联想目前已跃升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

然而,一连串光鲜数据的背后,有关“抄袭”的质疑一直是国产手机产业之痛。有的外形与国外著名品牌相似,有的操作系统界面与国外著名品牌雷同。

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苏京等专家表示,创新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和精力,模仿著名品牌被视为节约成本和精力的“捷径”,但过分模仿将损害我国企业的品牌形象。

产业“命门”攥在别人手中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专家贾志鹏告诉记者,两款硬件配置和成本接近的国产手机和国际品牌手机,定价往往相差一倍以上。“这就是品牌溢价能力的差距,人家的利润是成本的两倍多,而国产手机的利润只有几百元。”他说。

“10年前,靠价格战拿下大部分市场的波导、夏新、熊猫等国产手机品牌,在狭小利润空间的挤压下全军覆没。”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王振凯说,过分追求“性价比”让整个手机行业利润越来越低,若该问题长期无法解决,手机产业有可能重蹈10年前的覆辙。

同时,重庆邮电大学教授彭大芹等专家指出,从芯片、存储器、屏幕等硬件,到操作系统等软件,大部分国产手机都是采用进口产品,我国手机产业基本已沦为“世界零件加工厂”,屏幕、存储器一般是日韩或台湾的,操作系统多是美国安卓系统,芯片基本是美国高通或台湾联发科的,整个产业链条上的“命门”几乎都攥在别人手中。

以芯片为例,我国每年生产全球近八成的手机,但自主芯片却不到3%,我国每年进口付出的代价超过2000亿美元

明确政策激发企业创新

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国家宜明确相关政策,例如对拥有创新成果的企业予以奖励,让拥有创新技术、基础研发投入大的企业得到鼓励和保护,抵制“抄袭”的不良风气。

李苏京、彭大芹等专家建议,我国手机企业应将品牌塑造提升至战略高度,积极从“机海战术”向“精品战略”转变。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芯片、存储器等核心基础设备企业不仅面临税收、融资等障碍,还正在遭受美国高通等巨头的全面围剿,发展困难重重。国家宜进一步采取加大税收优惠、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立专项扶持基金、加强政府采购力度等方式对产业进行扶持。此外,应鼓励收购兼并拥有专利的国外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专利池”,加强企业技术实力和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

此外,刘鹏等企业负责人呼吁,我国通信运营商却仍对苹果等国外品牌予以动辄数百亿元的巨额补贴,应加大对国产高端手机的补贴扶持力度,至少能让国产品牌与国际品牌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完)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