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社会热点 > 老百姓买平价药为什么这么难?

老百姓买平价药为什么这么难?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06月11日16:40分类:社会热点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湖南省在政府主导的药品招标采购中,专家大幅“砍价”,本意是挤掉药价虚高的水分,却引发一连串“砍价风波”。

新华社记者帅才

长沙(CNFIN.COM / XINHUA08.COM)--今年以来,湖南省在政府主导的药品招标采购中,专家大幅“砍价”,本意是挤掉药价虚高的水分,却引发一连串“砍价风波”。

“砍价风波”

湖南省监管机构在政府主导的药品招标采购中“砍价”,来自全国3000多家企业2万多个药品展开“PK”,卫生部门邀请60名专家对药品进行“砍价”。

湖南省卫计委副主任龙开超说,湖南省本次招标拟中标药品1.1万个左右,与湖南省2010年中标价格相比,降幅10%左右。预计2015年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可为患者减少药品费用20亿元。

专家的“砍价”,让药企“肉疼”。部分产品价格比企业报价降低了20-30%,有的产品降幅达50%以上。一些药企极为不满,甚至采取“报复性”弃标,市场各方“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湖南一位药企代表李才说,根据湖南省药品集中采购办法,投标药品报价不能高于政府制定的报价指导价,一些药品报价原本低于政府指导价,也被专家砍掉一半,不由令药企心寒。

湖南省药品集中采购办公室副主任胡茹珊告诉记者,在专家议价之前,湖南省卫计委给专家传递了议价原则:对于临床必需药、基本药不予大幅度议价,以保证群众的用药需求。

政府坦言“为减轻群众用药负担议价”,而药界人士持有不同意见。作为医药企业的行业性组织,中国药促会在招投标结果公布后,“炮轰”湖南省药品招标,称其“违背了国家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招标原则。”

同时,也有舆论认为,湖南省此次药品招标“砍价”中,“唯低价中标”思维严重,埋下药品安全隐患。长沙一位医药代表崔先生指出:“这样低价中标,群众还想不想吃好药了?”

对此,湖南省卫计委党组书记詹鸣回应,为了保障普通民众的用药需求与基本药物的正常采购,本轮基本药物降幅最小,其中最低的基药降幅仅0.02%。而降价幅度大的是临床辅助药和仿制药。部分辅助药、注射用药降价在30%左右。

詹鸣说:“部分药企用'弃标’倒逼政府重新组织专家议价,我们没有妥协,平稳完成了药品招投标工作。从目前来看,招标药品可以基本满足临床需求。”

几多“门槛”

药品招标中,政府与企业的角逐还未分出胜负。但最终的关注点,俨然是如何保障群众用上廉价药和安全药。记者走进一些医院,发现时下药品两极分化状况非常明显:一方面,医生大笔一挥,开出的各种高价药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低价药有名无实,医院难寻。比如,几角钱的维生素D、常用药甲巯咪唑片、3元多一支的心血管疾病常用药西地兰、心脏病救命药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以及低价常用药诺氟沙星、普鲁卡因、复方新诺明等在医院药房“一药难求”。

群众到医院看病,医生提笔开具各种药品,既有临床必需用药,也有临床辅助药品。同时,在辅助药品中,还有各种外资药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新药……记者发现,群众在医院买平价药需求难以满足的背后,是医院药品销售乱象丛生:

——原创药、专利药价格虚高。原创药品、专利药品在我国属于单独定价品种,在政策保护下,一些外资药企不受政府指导价的“指挥”,趁机乱要价,并且通过给回扣等方式,诱导医生开高价药。

“政府不允许医院与药企二次议价,但一些医院对于进医院的药品采取15%的加价,销售给患者,也很常见……”湖南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

——“终身提成制”。为了诱导医生开处方,一些医药代表用“终身提成”来引诱医生。

2014年5月,长沙爆出儿童生长激素销售黑幕:一些医药代表,用高额回扣引诱儿科医生滥开儿童生长激素。更有甚者,即站在一些医院的门诊室内监视医生开处方。随后,长沙卫生行政部门立案调查此事,并且责令医疗机构暂停儿童生长咨询以及生长激素的销售使用。 

记者采访发现,药企药品先进入政府招标目录,再进医院,到达患者手中要经过3道“门槛”:

——第一道“门槛”:国家推行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企业药品进入公立医院的资格与价格都是由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决定。药企药品参加以省为单位的药品招投标采购并且中标后,中标的药品才具备进入公立医院的资格。

——第二道“门槛”:以省为单位的药品招标采购,只确定进入公立医院的药品名称、出产厂家、剂型等,而卫生行政部门并不是付款者,药品最终进入医院,要看医院是否采购,这得医院领导点头才行。

——第三道“门槛”。药品进入医院,只有医生同意开处方,药品才能到患者手上。

知情人士透露,政府制定的药品指导价越高,药企的中标价格就越高,医院明处15%加价的收益也就越多。显然,医院就更愿意采购高价药。同时,由于药品的销量取决于医生的处方行为,所以价格高、回扣大的药,就越受医生青睐。于是,便形成了一个高定价、大回扣的高价药供应路径。

最终,“羊毛出在羊身上”,为高价药埋单的是普通百姓。 

正本清源

专家认为,湖南药品“砍价风波”显示招标运行模式亟待“磨合”,相关药企需要转换经营方式和提高成本控制水平,主导招投标的政府机构也需要转变角色,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药品报价指导价,以防止部分药品“一招就没”。

从事医药电子商务领域投资的海虹控股公司新闻发言人陆挥建议,首先,应完善政府药品定价机制,取消外资药品中非专利药“超国民待遇”的定价政策,由价格主管部门解决外企非专利药品价格虚高问题,鼓励国内大企业立足国内临床需求,积极与研发机构合作,开展原创药的研发。

其次,改变医院“以药养医”的格局,扭转长期偏低的医疗服务费用。医疗服务价格长期扭曲,医生不得不在“大处方”上开动脑筋,把“亏本”的钱从药费、检查费里挣回来。如此一来,在医疗服务价格偏低、政府财政支持不足的情况下,医院只能通过在药价上“加成”来创收。

新医改推行以来,北京、深圳、湖南等地在公立医院试点,并且逐步推行医药分开。专家认为,在总结试点地区“医药分开”相关经验的同时,应有序推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第三,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切断药企对医生的利益输送。

专家指出,解决医疗服务价格偏低的问题,医院取消药品15%的加成后也就没有“过度用药”的动力了,但医生仍有一定的用药自由度。一些医药公司仍然可以通过向医生进行“利益输送”,来争取更多的市场。在新医改推进的过程中,要严格防止、打击商业贿赂,完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公立医院的监管机制。

第四,完善、药品招投标体制,采取综合评议法。陆挥建议,政府主导的药品招投标,应当谨慎考量超低价中标企业,避免一些低价药品“一招就没”;采取综合评议法,加大质量权重,对企业经济技术指标等进行综合评议,在一定程度上给信誉度高的药企更多机会。

[责任编辑: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