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产业经济 > P2P活期理财8%高收益背后 恐难脱踩“红线”嫌疑(2)

P2P活期理财8%高收益背后 恐难脱踩“红线”嫌疑(2)

证券日报2016年01月23日08:38分类:产业经济

核心提示:事实上,P2P平台相继推出活期理财产品,不仅是为了满足投资者对灵活性的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当下,这也成为许多平台招揽用户的策略之一。当活期理财产品逐渐“乱花渐欲迷人眼”时,有投资也提出了疑虑,“推出债权打包活期理财产品的平台是否有存在建立资金池的问题?”

监管划出活期理财红线 产品设计要求提高

而且,随着《征求意见稿》出台,P2P平台的活期理财也存在较多的“踩线”行为。分析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指出,首先,监管办法明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代出借人行使决策。而活期理财对应的通常是债权包,由平台“自动投标”功能自行匹配债权,因此投资者并没有机会对投资决策作出亲自确认,通常只能在投资后才能查询甚至根本看不到自己所投资的项目,这显然违背监管办法关于信息披露的相关要求;其次,监管办法禁止期限错配,并且规定为单一融资项目设置募集期,最长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很多P2P平台为了保证活期的实现,大多会进行期限错配,形成“短投长融”,拆标后募集期必然延长,涉嫌违规。并且,她强调,“监管办法对P2P‘混业’作出了明确的禁止,平台不得发售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这项新规则也给那些倚靠货币基金解决资金站岗问题的活期理财产品造成了致命打击。”

因此,在满足高收益、流动性的同时,还要符合监管的要求,对做活期理财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稳定性运营及产品设计有着极高的要求。

对于如何解决流动性的问题,有利网CEO吴逸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要从两方面讲,一是产品的资产配置,我们做了几年的互联网金融,积累了上百万的用户投资行为,基于这些用户行为做建模分析流动性需求。同时,针对流动性可能出现的各种极端情况均设置了限制,如每个人的购买限制等规则来管理产品稳定性。”在风控方面,他认为,做活期理财产品不能做资金池、不能做虚假标,基本的产品原理不能挑战,但是可以在技术上做创新,实现每一笔投资对应每一笔借款,贷款和投资一一对应,保证每一笔投资去向都清楚。“现在每天的流水是几百万条,运算复杂,我们在产品研发上投入力度很大,来保障有强大的系统和团队管理流动性。”

理财范CEO申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平台推出的活期理财产品“活利范”本质上依旧是P2P产品,只不过不再是固定期限类的。投资的基础资产是直投的担保项目,通过创新性地引入转让机制,整体而言是对有本息保障的借款项目进行自动加入及赎回时自动转让的理财计划。在这个模式下,8%的收益是来自于直投项目以及转让所获得的收益。

同时,在他看来,P2P平台在推出活期产品的时候,有两点要尤其注意:首先,要合法、合规,尤其是不能搞资金池。“以活利范为例,产品都是有本息保障的直投借款项目以及赎回转让的债权,每笔投资都对应着实实在在的项目,而且与第三方资金托管平台合作,对客户交易资金完全按照‘专户专款专用’的标准模式进行托管,所以活利范不存在资金池的问题”;其次,要确保安全性,无论对投资人还是对网贷平台来说,安全性都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为了单纯的创新而埋下安全隐患。

[责任编辑:山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