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区域经济 > “北京研发创新河北孵化转化”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北京研发创新河北孵化转化”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03月03日13:34分类:区域经济

核心提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中,京冀探索构建区域创新分工协作体系,在研发、中试孵化、产业化等环节优势互补,构建“北京创新研发、河北孵化转化”协同创新共同体,有效促进了北京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也促进了河北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新华社记者齐雷杰

石家庄(CNFIN.COM/ XINHUA08.COM)--北京是我国科技创新高地,但在开展中试孵化和产业化方面面临瓶颈。河北产业空间广阔但结构偏重,亟待实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中,京冀探索构建区域创新分工协作体系,在研发、中试孵化、产业化等环节优势互补,构建“北京创新研发、河北孵化转化”协同创新共同体,有效促进了北京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也促进了河北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创新高地”与“重化工大省”各有短板有待突破

北京拥有我国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全国最具优势的人才、资金、先进仪器设备等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全国1/3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两院院士、1/5的高新技术企业、1/3的国家专利聚集在北京,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创新成果“高地”。

然而,受首都产业结构局限和空间制约,北京缺乏场地建设更多实验场所或中试孵化基地,来满足科技创新项目中试和产业化需求,一些项目挤在狭窄实验室里、停留在前期小试阶段,难以快速实现中试孵化和产业化。仅中关村每年就有8成科技成果需要到外地转化。一些高科技企业也难以扩大生产。

长期以来,河北毗邻北京科技创新“宝库”,却面临“近水楼台难得月”的尴尬。河北廊坊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韩学东说,以毗邻北京的廊坊为例,中关村创新成果转移到廊坊的不足2%,更多成果“越过”河北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落地转化,而河北一些企业有需求却难以跟北京对接。北京科技成果越过河北转化,是因为南方有产业基础和产业集群、有相关市场和人才,而河北产业长期以来以钢铁、化工、建材、制造等产业为主,与北京软件与信息安全、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移动通信等优势科技创新领域存在错位,难以形成创新产业链条。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确定了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打造新经济增长极、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和“一小时高铁圈”等目标,为两地协同创新带来契机。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将集中向优势产业的高端环节创新,适宜发展空间需求小、能耗少的总部、研发中心等,与当地人才、科技、金融等创新资源相结合。但整个创新产业链的发展,还需要河北在中试孵化、产业化等方面协作支持。

廊坊市委书记王晓东等干部表示,河北近年来大力压减钢铁、水泥、玻璃等过剩产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把北京创新优势转化为河北产业优势,廊坊、保定等地就要打造京津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促进京津高科技创新成果就近转化。

“北京研发创新、河北孵化转化” 京冀协同创新格局加速形成

近年来,河北一些地方着力优化创新服务环境,针对科技成果孵化、转化需求,引进了财务、法律、金融、咨询等中介机构,搭建起商务、技术支撑与交易、专家服务、企业后期发展、融资服务等平台,为北京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创造了较好环境。不少研发机构选择将总部和研发部门设在北京,孵化和产业化项目则布局河北。

记者在与通州一河之隔的河北燕郊采访发现,近年来北京中关村一批科技型人才开始“逆流而动”:他们到燕郊成立科技型中小企业,白天跨省到河北上班,晚上回北京居住。这些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掌握核心技术、具有高成长性、产学研结合紧密等特点,“北京研发创新,廊坊落地转化”特征明显。

韩学东说,源自中关村的高新技术小企业聚集燕郊,一是燕郊毗邻北京,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从中关村到燕郊只有一小时车程;二是商务成本低,燕郊大学生工资、宿舍和办公楼租金等具有明显优势,是投资洼地,相对低廉的商务成本使初创期企业巧借北京的人才、技术、资金、市场优势和燕郊低成本等优势,快速孵化、成长。三是中关村集中了研发、设计、金融、企业总部等高端服务业,但空间狭小、环境倒逼,制造业发展缺乏空间。而河北保定、廊坊等地产业发展空间广阔,燕郊拥有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及百世金谷工业园、兴远高科产业园、天山智谷产业园等一批新兴科技企业孵化器,适合北京科技创新成果在此中试孵化、产业化,且形成了聚集效应。燕郊创业服务中心现有260家企业入孵,30多家企业进入高新区征地建厂。百世金谷入驻企业39家,还有60多家正在办理入驻手续。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无人机产业化项目、清华大学的OLED照明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大项目近年来陆续在河北落地,廊坊市与中关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数十家京津单位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全市90%以上科技型企业与京津科研院所和重点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每年从京津引进500多项高科技项目和成果。200多家中关村企业在廊坊建立了分公司和研发基地,来自北京常驻廊坊的科研人员达六七千人。

升级载体、完善服务提升创新成果承载力

河北一些科技界和企业界人士表示,京津冀协同创新,宏观层面应着力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三地可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高新技术园区等创新平台,合作开展关键的共性技术研发,促进三地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强化产业链分工合作格局,并充分发挥共建功能区的示范作用,通过共建首都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构建跨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在税收政策、企业资质互认、异地办医办学等方面,实现有利于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区域内金融市场合作,加快金融业务同城化步伐,探索建立统一要素市场体系。

微观层面,承接北京科技创新成果,河北须打造高端平台并完善服务环境。目前,河北高新技术园区还存在布局分散、产业雷同、对高端产业承载能力较弱等问题。河北春风实业集团董事长曹宝华等人表示,未来应着力打造精品园区,建设高水平科技企业孵化器,与京津创新资源开展高层次对接。科技孵化园应具备综合功能,在政府政策配套支持、技术实验平台、融资服务、科研成果展示、产品鉴定、专利申请、中介服务、后勤服务等方面完善功能。

近年来,着眼打造转化平台,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保定白洋淀科技城等京冀合作大型项目陆续推进,其中仅白洋淀科技城签约项目投资总金额就达300多亿元,一大批京津科技创新项目未来将在河北落地转化。一批龙头型科技创新平台也正在河北加速布局。清华大学重大科技项目中试孵化基地、北京大学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北京交通大学廊坊科技成果展示转化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保定清华同方智慧谷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国(河北)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也落户河北。

韩学东说,着眼创建全国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示范区,廊坊委托北京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编制相关规划,开展全区域、全要素顶层设计,并在园区和孵化器载体平台、金融支持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企业研发平台、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招商平台、政府政策支撑和沟通协商平台等多方面着手,完善创新环境、打造创新合力,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京津创新成果转移到廊坊、保定等地孵化、产业化。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