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区域经济 > “中国硅谷”加速京津冀协同创新步伐

“中国硅谷”加速京津冀协同创新步伐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05月11日10:34分类:区域经济

核心提示:中关村有“中国硅谷”之称,这条创业大街不仅是中国青年创客群体的精神地标,更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格局中的重要催化剂。

新华社记者李峥巍 阳娜

北京(CNFIN.COM/XINHUA08.COM)--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这条长约220米的大街正汇聚资源,不断与津、冀两地产生“化学反应”。中关村有“中国硅谷”之称,这条创业大街不仅是中国青年创客群体的精神地标,更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格局中的重要催化剂。

看着一个个快递包裹无法突破“最后一公里”进入大学生宿舍,“爱折腾”的陈文强和几个伙伴看到了机遇。他放弃了河北经贸大学学业,创办的校园上门服务“乐校App”很快走出河北,走向全国。创业公司也从石家庄搬到了当下很多中国创业青年向往的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

在北京海淀中关村,陈文强和团队很快获得了近千万元的天使投资,以及专业的孵化支持,创业队伍扩容到近30人,业务已经覆盖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的高校。

有人走进来,也有人走出去。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上成长起来的“云适配”创业团队正忙着将市场营销环节转移到天津。“在天津武清我们成立了第一个分公司,有20多人的队伍,也有非常漂亮、一万平方米的'云适配大楼’。”云适配产品总监马铎说。

“云适配”所做的是用简易的操作方法将网站转换为更适合移动端的“HTML5”形式,以此满足移动终端日趋风行的企业互联网升级需求。这个“强技术”团队目前在北京有70多人,在天津有20多人,覆盖数十万开发者和用户。

“天津业务目前占公司营收的10%左右,我们主要考虑到天津有南开大学等高校资源,有很多优秀的技术人员,也可以辐射当地的企业。”马铎说,两地联动成为必然选择。

“乐校”与“云适配”仅仅是众多围绕“创新链条”布局京津冀的例证。目前,北京中关村企业累计在津冀设立分公司超过2000家。

“中关村聚合的资源是全国领先的,这些有助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做大创新一盘棋。”天津市宝坻区委书记陈浙闽认为,三地的创新链条将通过“科技城”“科技园”等资源载体进一步得到强化。

陈浙闽透露,近期将有超过100家创新企业、高校院所、服务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进入北京中关村与天津合作建设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

“中关村创业大街把大量的资源组织起来,形成了良好的'基因’,给初创企业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思想交流和碰撞空间,是创业初期的载体。”北大创业训练营策划人教务长王健认为,这种“基因”需要走向津冀两地。

“北大训练营会引导各地把本地创业项目、创业者留住,再引进北京先进创业理念、方法。”王健对这个生态“复制计划”有着明确的思路,北大创业训练营已经走进了天津市,在当地建设了分基地,并孵化了80多个企业。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正进入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区域正在找寻新的增长引擎、协同纽带。创新则被外界认为是关键。

“作为中国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在促进三地协同创新中发挥了很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北京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说。

赵弘举例指出,美国科技创新有“硅谷”,但整体所在旧金山湾区涵盖圣何塞、旧金山及奥克兰等若干城市群,这给中国的城市发展以很大的启示。“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亟待从'城市创新’向'城市群创新’演进。”(完)

[责任编辑:彭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