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秋林:跨越物联高地 迈向“智”“造”融合

10月30日至11月1日,2016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行。以互联网为基础,加入传感技术的物联网,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通拓展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被认为是未来20年的12项颠覆性技术之一,有望将人们生产生活带入更加智能化的时代。

中国物联网发展源起无锡。多年来的积淀与率先示范,已让无锡成为中国物联网发展的高地。这一“高地”发展现状如何?物联网产业前景如何?未来江苏如何作为?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与积淀,无锡已成为国内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高地。”马秋林介绍,2009年无锡列入物联网产业统计的企业仅248家、营业收入220亿元;到2015年底全市列入统计的物联网企业已达1171家、营业收入达到1688亿元,分别为2009年的4.8倍和7.7倍。

马秋林说,物联网领域的资源已在无锡广泛聚集,示范区内国家部委立项的应用示范工程就有17个之多,全市集聚物联网重点研发机构达到40家,引进物联网高层次人才超过2000人。

资源聚集带来大量创新成果。无锡承担省级以上物联网研发项目2000多个,物联网专利申请量超过5000件,制订物联网标准55项,其中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20项。现在无锡企业承接的物联网工程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座城市。

“无锡在物联网产业上的优势不仅体现在产业规模上,更体现在平台建设上。”马秋林说。为推动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层面有部际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支持,省级层面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市级层面也有建设领导小组呼应与衔接。本届物博会期间,就举行了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部际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无锡物联网产业有望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从本届物博会上业内权威人士透露的信息来看,物联网产业迎来了多重机遇,距离爆发已为时不远。”马秋林说,首先是国际窄带物联网标准诞生,这将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前景。其次是5G时代加速到来,未来2至3年,5G技术将逐步成熟并投入试运行。据专业人士介绍,5G设计可做到一平方公里支持一百万个物联网终端,5G将会大大扩展物联网的应用,促进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再次是产业转型的需要。马秋林说,物联网产业期待爆发式增长,而产业转型升级也迫切需要物联网技术的支撑,两者紧密融合必将推动物联网产业高速增长。

“人才培养模式也在建立,各类配套措施和服务平台更加给力,物物相联时代的到来已为期不远。”马秋林说。从本次物博会传递的信息来看,也正是看到这样的发展机遇,许多大企业也开始进入物联网领域。在这次物博会上,参展的企业很多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企业,如微软、IBM、西门子、霍尼韦尔、华为、阿里巴巴、中兴、腾讯以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等。

马秋林说:“在江苏,物联网不仅仅是一项具有颠覆性的技术,还被视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江苏将全面推动物联网与江苏制造深度融合。”

在《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中,江苏明确将建成1000个示范性智能工厂和车间,而这些智能工厂和车间将大量运用物联网技术。在无锡江阴海澜之家,记者就看到,这里每件衣服标签上都有一个芯片。依靠这一芯片,从收货到仓储再到发货,整个物流全过程实现了智能化。

马秋林介绍,根据规划,到2020年,江苏将力争成为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物联网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发展中心和应用示范中心。产业规模上,到2020年,全省物联网产业业务收入将力争突破9000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创新能力上,力争在感知、传输、处理、应用等技术领域取得100项以上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主导制定国际、国内标准50项以上。在应用水平上,围绕智能制造和智慧江苏建设需求,大幅提升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应用水平。

马秋林说,为达到这一预定发展目标,在物联网领域,江苏将重点做好这样三件事:一是瞄准国际发展前沿,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制约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代表行业创新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二是重点培育发展芯片与传感器等物联网核心产品,鼓励发展支撑产品,并以规模化应用带动相关产品的发展。三是在智能工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做好江苏物联网示范应用和推广工作。(刘兆权 朱国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