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区域经济 > 吉林:开放引得活水来

吉林:开放引得活水来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11月29日10:27分类:区域经济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吉林省依托沿边近海优势,加快打通“梗阻”,对外开放呈现良好态势。通道建设不断推进、外企外资加速布局、合作平台进一步完善……不再把目光局限白山黑水,而是向世界敞开胸怀,让外来活水激发振兴动能。

新华社记者宗巍、姚湜、刘硕

长春(CNFIN.COM / XINHUA08.COM)--今年以来,吉林省依托沿边近海优势,加快打通“梗阻”,对外开放呈现良好态势。通道建设不断推进、外企外资加速布局、合作平台进一步完善……不再把目光局限白山黑水,而是向世界敞开胸怀,让外来活水激发振兴动能。

“内向”变“外向”

每天上午8点多,中俄珲春口岸就热闹起来,从这里等待进出境的客商络绎不绝,货运、客运车辆排成长龙。“每天都有数千名俄罗斯游客在珲春购物、休闲,定居的也越来越多。”负责该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罗公军说。

今年以来,珲春出入境人员已经超过35万人次,同比增长65%,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达到14.7亿美元。随着开放动力越来越强,这座以往略显“内向”的边陲县城正以积极的姿态与外界沟通。

与边陲县城火热的开放景象相比,位于吉林腹地的长春同样受到外资青睐。前10个月,长春实际利用外资54.2亿美元,同比增长19.4%,不断转型升级的制造业成为外商聚焦的领域。大陆汽车电子等一批企业进出口额呈现良好增长态势,石化、医药等行业出口增幅均超过10%。

不仅把外资外企引进来,吉林也积极推进企业抱团走出去。前不久在新加坡举行的首届“中国吉林市·新加坡商贸周”上,吉林市的冰雪、农业等优势资源受到新加坡企业的关注,达成合作意向100多个。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季度吉林省实际利用外资额67.26亿美元,同比增长10%,新签利用外资合同56个,增长9.8%。

通道建设大提速

前几天,在珲春出差的郭先生踏上返回北京的列车。原以为一个县城不会有太多人流,上车却发现车厢满员。去年9月底,被称为“东北最美高铁”的长珲高铁开通,极大方便了两地客商来往,珲春的旅游经济呈现翻番式增长。

长珲高铁是吉林加快通道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吉林把通道建设作为加快对外开放重要抓手。一方面向东,借助环日本海部分港口,实现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另一方面向南,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同时,吉林还加快长春等腹地城市与边境城市的通道连接。

这几天,随着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公路集装箱中心站、保税仓库、联检大楼等重点项目主体竣工,港务区建设进入收尾阶段。一座内陆城市为何要建港务区?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副主任黄正杰介绍,建设港务区是通化市打造向南开放窗口的核心任务。

今年通化市与丹东港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建设“通丹经济带”,借助丹东港出海优势发挥通化产业优势。目前,港务区总投资53亿元的15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年内将实现通关运营。

此外,吉林还积极打造对外航线。在珲春,陆续开通了多条环日本海航线,与俄罗斯的铁路货运实现常态化运营,以珲马铁路为例(珲春至俄罗斯马哈林诺),今年以来进口货物达到168万吨,远超去年全年的数量;在长春,“长满欧”铁路已经形成固定班次,这条线路比海运缩短20多天,广受客商青睐。

机制平台培育发展后劲

今年2月份,国务院批复设立长春新区,承担深化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战略任务,连接东北三省经济走廊的同时,向北辐射俄罗斯、蒙古国,向南延伸至日本、韩国。

吉林财经大学校长宋冬林认为,以长春新区为平台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国家交流与合作中心,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图们江区域乃至东北亚发展而言都是新机遇。

近年来,依据产业优势,借助文化交流、科技合作、金融创新、国际会展等开放平台,吉林不断在促进东北亚各国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方面向前推进。迄今为止,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已成功举办十届,参会客商从3万人增加到10万人,区域合作不断升温。

“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辐射区,东北亚区域潜力巨大,东北亚博览会为各地客商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马来西亚建坤国际有限公司执行主席林祥才说。

一些专家表示,在新一轮东北振兴热潮中,吉林沿边开发开放平台的功能将被重点打造,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不断完善,中俄、中韩、中以、中新产学研协作平台和产业投资贸易合作平台正在规划,这将成为新一轮东北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完)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