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产业经济 > 绿色高效“拼装”引领建筑业革新——聚焦我国装配式建筑未来十年发展

绿色高效“拼装”引领建筑业革新——聚焦我国装配式建筑未来十年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12月01日16:43分类:产业经济

核心提示:“拼装”建筑,即装配式建筑。专家称,“拼装”背后,是一场建筑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它将为我国建筑业带来以绿色高效为特点的从手工“建造”到工业“制造”的跨越。

新华社记者王优玲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当音乐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只有建筑还在说话。当建筑像汽车制造般“拼装”而成,它会向人们传递什么讯息?

“拼装”建筑,即装配式建筑。专家称,“拼装”背后,是一场建筑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它将为我国建筑业带来以绿色高效为特点的从手工“建造”到工业“制造”的跨越。

“搭积木”变革传统建造方式

人们常形象地说,装配式建筑是“搭积木”盖房子,但这个“积木”搭得可不简单。

装配式建筑的重点在于“预制”和“拼装”——先在工厂制造好墙板、阳台、楼梯、梁柱等部件,再把“积木”运到工地,最后利用机械设备进行组合、连接、安装。

记者在宝业住工上海青浦基地采访时看到,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PC流水线设备,通过智能化、数控机械化等技术方式加工生产,可以制造剪力墙、夹心墙、叠合楼板、预制楼梯等各种建筑部件。

从传统的“设计-现场施工”模式转变为“设计-工厂制造-现场装配”模式,装配式建筑颠覆传统建筑施工理念,引发建造方式的革新,引领住宅产业化发展。

住建部总工程师陈宜明说,装配式建筑要求整个产业链从规划、设计、生产、运输到施工的所有环节进行再造和重新标准化设计,其流程管理也需要有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及移动应用等技术的支撑。

根据我国今年上半年确定的目标,将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建筑。

在发展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早的上海,住建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31日,已落实装配式建筑1385万平方米,连续两年实现翻番,预计今年底产能将突破1200万平方米。

绿色高效引领建筑产业化方向

工业美感代替泥砂味道。装配式建筑因工厂统一制造可以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在参观上海一个装配式住宅建筑工地时,记者发现,建筑工地上不见零散的钢筋、混凝土,没有飞扬的尘土,听不到刺耳的噪声,成型的墙板、楼梯等部件整齐堆放。

“摸摸这个墙面,平整得不用再抹腻子,可以直接贴壁纸。”上海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培良说。施工装配机械化程度高,可以大大减少现场和泥、砌墙、抹灰等湿作业。装配式建筑采用大空间结构,可供灵活隔断,最大限度减少装修垃圾。

据宝业集团给记者提供的资料,装配式建筑可节材20%、节水60%、节地7%-10%,减少建筑垃圾70%,节约人工40%以上,比传统施工缩短周期三分之一。

实际上,装配式建筑因其绿色高效在欧美国家早已流行。而在地震多发的日本,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应用率超过了80%。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院长岳清瑞说,从全球范围看,绿色化、信息化和工业化是建筑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装配式建筑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建筑市场,在社会发展、经济基础、科技水平等方面具备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条件。

装配式建筑大发展还需跨过三道关

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收获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但当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应用还不到5%。

究其原因,“成本关”、“人才关”、更加成熟的技术标准体系,是我国大规模推进装配式建筑还需跨越的三道关。

据介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比“现浇”成本每平方米要高200元至500元。为什么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制造会比手工“现浇”成本高呢?

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墙体材料革新处相关负责人说,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不大、配套不完善、施工队伍对技术掌握不够成熟以及设计和生产等环节上的不协调是造成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

但他说,“高成本”是短期和市场发展初期的现象。“这些方面在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工程项目达到一定规模后,成本会持平,甚至还会下降。”经测算,装配式建筑在一个区域内只要达到20万平方米的规模,成本就能持平。

在技术层面,岳清瑞说,尽管装配式建筑相关的技术标准整体上是较全的,但仍有必要系统梳理。此外,我国还缺乏与产业化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装配式结构体系和建筑体系;生产和管理模式、商业模式需要改变和创新。

任何精湛的技术和完善的标准,不能没有人才支撑。由于装配式建筑从设计、生产到施工组装根本改变了过去的建造方式,培养新型人才队伍是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岳清瑞说,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补人才“短板”,通过政府项目的带头示范,通过法律法规、财税政策和重点科技专项支持,扶持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完)

[责任编辑:彭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