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区域经济 > “协同创新不要花架子,要啃硬骨头”——对话京津冀协同创新见证者

“协同创新不要花架子,要啃硬骨头”——对话京津冀协同创新见证者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12月04日09:41分类:区域经济

核心提示:津冀三地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进展如何?难题几许?如何进一步促进三地形成协同创新之势?区域协同创新的下一站在哪里?记者就此追问京津冀协同创新见证者,北京中关村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朱希铎,追问协同创新的成果与难题。

新华社记者 李峥巍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京津冀三地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进展如何?难题几许?如何进一步促进三地形成协同创新之势?区域协同创新的下一站在哪里?记者就此追问京津冀协同创新见证者,北京中关村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朱希铎,追问协同创新的成果与难题。

记者: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作为首批创新实体,日前正式入驻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此举是基于怎样的考量?将给天津带来哪些改变?

朱希铎:中关村天合平台几天前正式签约,成为首批入驻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45家企业之一。作为北京中关村整合开放实验室资源的重要成果转化平台,天合平台计划要在天津建设一个“综合性专业系统平台”,现在是起步阶段。按照我们的计划,到2017年上半年,我们的技术对接功能,包括远程视频、信息化路演展示、项目动态跟踪等功能,以及我们探索的科技成果市场转化成熟度评价模型(TCM)等将正式落地天津滨海。可以说,将会把天合变成当地快速对接中关村上万个创新主体的窗口。

实际上,这也是基于长期考量的决定。因为京津冀三地各有所长,北京具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天津有制造业基础和产业谱系,河北具有大量的空间资源。而长远来看,北京的科技成果难以落地的难题与津冀的传统产业升级难题,都需要协同解决。所以我们积极配合中关村锁定的包括天津滨海、曹妃甸、保定等重点分园,以此推动成果落地。

记者:天合很早就开始推动京津冀区域科技成果对接、转化、落地等,您觉得这两年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取得了哪些显著变化、显著成绩?

朱希铎:过去两年多,京津冀协同创新的进程是大为加速,各个层面的推动都取得了系列成效。例如,我们在过去八个多月的时间里,与秦皇岛市的青龙县合作,用科技创新助力当地农业经济提质增效。这个县城是秦皇岛下面一个农业特征非常明显的区域,农民希望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农业产出,实现增收,而现代农业技术、电商技术、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技术等等都可以帮助他们提升产出与利润。

然而,当地政府与农民却苦于找不到精准支撑其转型的解决方案或服务平台。基于此,天合在八个月之前到了青龙县,我们先后多次带着北京的农业经济、育种领域、大数据、电商等领域的专家到河北考察、调研,提出适合当地的发展解决方案。这和以往的技术转移很不一样,我们在京津冀区域做的是一套专业的定制化转移服务,需要高度契合现在跨界融合、“互联网+”等新变化,以往很快就能完成的对接,现在往往要变成至少一年多,长则两三年的动态过程。这个技术转移需求目前正式进入转移实质阶段。

青龙的例子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协同创新,正从以前的开开会、见见面,转变深化到实质阶段。可以说,京津冀协同创新不要花架子,而是要敢于啃下硬骨头。

记者:这是区别于早前企业自发的项目对接的新阶段、新特征吗?如何理解这种深化合作对区域创新力的影响?

朱希铎:这就好像是从协同创新1.0版本,转换升级到协同创新2.0版本。1.0版本的协同创新是先行的企业的自发探索,包括很多园区开设了河北的分园,这些探索为区域协作“破冰”,提供了很多经验和模式;2.0版本则更加敢于面对区域的产业难题,以共性的需求,来寻找专业的支持。例如,区域面对融合创新有些手足无措,通过中关村来实现既体现个性需求又高度整合的创新资源对接,解开区域产业升级的难题。

记者:下一步京津冀协同创新还需要从哪些方面进一步突破、优化?

朱希铎:京津冀协同创新已经迈出可喜的关键几步。然而,要打造产业协同的创新体系,京津冀三地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意识,主动、提前布局新产业、新分工。当前互联网促进各行各业在融合创新,一地的产业升级,往往涉及诸多技术领域、研究成果。因此,以企业简单对接科研机构的传统推介会、交流考察,恐怕难以持续促进区域形成创新链条。而纵观全球科技产业的发展,专业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是决定成果落地、带动产业增长的关键推动力。因此,下一步京津冀区域需要打破区域思维,形成区域专业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从北京实验室,走向创新的京津冀。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