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创新开路提升发展动能

新华社记者邱冰清、蒋芳

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2016年研发投入1985亿元,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1万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江苏去年地区生产总值保持7.8%增速的背后,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61%。

唯有创新开路、方能动力十足。正在举行的省两会上,江苏提出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扶持企业“小升高”,推进从发展理念到体制机制的大创新,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把“小不点”变成“高精尖”

会说话、有表情、懂指令,搭载深度视觉摄像头、麦克风阵列等尖端技术,既是一台续航能力强大的交通工具,也是居家安保、家庭看护的智能“小帮手”。这是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机器人平衡车,仅2016年就卖出了约50万台。

纳恩博常务副总经理孙艳群说,从科研成果到消费类产品的转化过程中,企业获得了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金400万元。从2014年9月投产到2015年4月形成产能,也受益于地方政府的高效工作。

2016年江苏省确立了“聚力创新”的鲜明导向,出台“40条政策”助力科技创新,第一条就提出要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小升高”计划,打造一批占主导地位、具先发优势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好的政策能让创新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成功的希望更大。”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浦口区委书记瞿为民代表说,通过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南京高新区为创新提供全流程、可分段、定制化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以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为例,目前服务企业近200家,为企业节约运行成本7000万元以上。

在开放中融入“全球创新圈”

大力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今年江苏两会上,一系列新提法、新目标彰显江苏“创新”走国际化道路的决心。

2016年,江苏高水平举办了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国际能源变革论坛等国际性活动,实现在全球范围集聚资源要素。苏州部分企业在美、德、澳等国设立了离岸人才孵化机构,成果在当地孵化,苏州同样给予奖励。无锡市在物联网、智能制造等一批新兴产业的布局上,追求细分领域的全球第一。

聚力创新关键在“聚”,聚平台、政策、人才等创新要素。2007年以来,江苏大规模实施高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双创计划”,为创新创业注入活力。张雷创立的高科技企业远景能源,研发人员占八成,去年年销售超170亿元,人均产值达千万元。

盘活“家底”推进“大创新”

如何让创新之火燃得更旺?江苏省委主要负责人提出,既要盘活用好厚实的创新“家底”,也要推进从发展理念到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

“何为大创新,其实就是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两个轮子协同运转。”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周友梅委员说,当前江苏发展从“数量追赶期”步入“质量提升期”,体制机制弊端是创新的“拦路虎”,只有把简政放权、财税金融、科技体制、投融资等改革推向纵深,才能充分激发创新的活力和潜力。

江苏科教资源丰富,141所大学数量排名全国第一,在校大学生190万余人,专职科研人员70多万。但是,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率仍然偏低。“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需要用人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创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秦小麟委员建议,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挥各类孵化器的载体作用,加强科技中介队伍建设,对于服务科技人员与企业对接联系,推进校企之间产学研用合作显得十分重要。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江苏将继续落实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八大工程,支持企业制造装备升级和互联网化提升,既打牢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又为长远发展注入新动能,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