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产业经济 > 金融活水助力精准扶贫

金融活水助力精准扶贫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02月23日10:38分类:产业经济

核心提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金融扶贫如何“对症下药”而非“大水漫灌”,让投入贫困地区的资金发挥最大效应,关系到脱贫攻坚的成效。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金融扶贫如何“对症下药”而非“大水漫灌”,让投入贫困地区的资金发挥最大效应,关系到脱贫攻坚的成效。

“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贴息、县级建立风险补偿金”--作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的特殊金融产品,扶贫小额贷款瞄准了贫困户发展生产的薄弱环节,将金融活水引入贫困地区,激活了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提高了脱贫攻坚的质效。

“无抵押无担保,大大降低了贷款门槛,但与直接给财政补贴不同的是,通过收取一定的利息对扶贫对象进行约束,激发其劳动致富的潜能,有助于形成真正的、可持续的脱贫动力。”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

贫困地区要真正脱贫,需要有产业支撑。然而,产业基础薄弱、经营风险高、抵押品匮乏,是贫困地区的共同特点,要想获得资金的“青睐”并不容易。扶贫小额贷款的扶持对象就是有贷款意愿,有就业创业潜质、技能素质和一定还款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833亿元,贫困户获贷率由2014年的2%提高到2016年底的26.7%,共有740万贫困户受益。

“现在国家扶贫政策好,有扶贫小额贷款和技术指导,农民只要肯做事,还是很有搞头的。”湖南省怀化市石板桥村村民陈长莲说。曾经是贫困户的她,饲养了200多头宁乡花猪、2000多只雪峰乌骨鸡,2016年家庭总收入32000元,脱贫后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宁夏盐池县,2016年扶贫小额贷款总额达5.4亿元,贫困户获贷率达86%,共支持8181户贫困户发展滩羊养殖、黄花菜种植等扶贫产业,户均增收1.2万元。

除了门槛降低、利率优惠外,扶贫小额贷款还设立了风险补偿机制。“贫困地区信用环境不完善、服务成本高,用基准利率收息,很难覆盖风险,商业银行持续参与的意愿就会减弱。建立县级风险补偿金,降低银行风险成本,这样的风险分担机制有助于调动银行的积极性,更多参与到扶贫信贷中去。”曾刚说。

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当前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也存在地区间推进不平衡、贫困户获贷率低等问题。据了解,目前工作推进最快的省放贷412亿元,贫困户获贷率61%;推进较慢的省放贷则不足8亿元,贫困户获贷率不足6%。

“银行要在技术上加强创新,比如在偏远地区使用新的电子信息技术,有效降低成本、扩大扶贫小额信贷覆盖面。监管部门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要求商业银行保证一定规模的信贷投放,并对成效明显的机构提供一些政策优惠和倾斜。”曾刚建议。

专家表示,扶贫小额贷款要做到既要“放得出”又要“收得回”,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包括风险分担制度、贫困户信息档案建立制度等,引导更多金融活水进入贫困地区。

银监会表示,下一步将落实扶贫小额信贷分片包干责任,继续扩大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覆盖面。完善扶贫贷款的担保、风险分散和补偿政策,更精准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创业、就业、搬迁安置等各类贷款需求。(完)(李延霞 张文豪)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