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产业经济 > 转型升级的排头兵——中国磁悬浮列车

转型升级的排头兵——中国磁悬浮列车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03月28日17:11分类:产业经济

核心提示:长沙磁浮工程承载着技术与速度的同时,在转型升级背景下,更是“长沙制造”“中国制造”走向国际的全新名片。快线运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接受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友人来访,多个城市与我国提出了合作意向,为中国磁浮产业踏出国门、走向国际打响了第一枪。

杭州(CNFIN.COM / XINHUA08.COM)--2016年5月,我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商业运营示范线——长沙磁浮快线正式开通载客。长沙磁浮工程承载着技术与速度的同时,在转型升级背景下,更是“长沙制造”“中国制造”走向国际的全新名片。快线运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接受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友人来访,多个城市与我国提出了合作意向,为中国磁浮产业踏出国门、走向国际打响了第一枪。

磁浮技术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的欧洲,本意是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前期德国、日本、美国展开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时速500公里以上的高速磁浮领域,但由于受材料工艺限制、造价极高以及国外适用性不强等原因,一直未得到推广,仅在我国上海建设了长29.86公里的浦东国际机场示范线。但事实上,该段专线本就是针对京沪铁路进行方案论证的试验品,是为了解决“磁悬浮高铁之争”的论证性工程。上海磁浮专线在2003年便开通运营,行驶时速可达到430公里,号称速度仅次于飞机。但开通运营十多年来,随着速度光环的逐渐褪去,设备的陈旧、高昂的票价使得“高成本”、“低效益”成了上海磁悬浮专线无法摆脱的顽疾,加速了其在聚光灯下的衰退。

尽管磁悬浮高速列车没有上马,但磁浮技术还是慢慢应用在了轨道交通上。上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介入中低速磁浮列车领域,研发出了应用于中低速磁浮列车中的短定子直线电机系统,但丧失了速度优势的磁浮列车,仅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而同期国外以地铁为代表的城轨交通已基本成熟,因此该技术始终未得到有效推广。目前国外投入商业运营的中低速磁浮线路仅有两条,一条是2005年3月投运的日本东部丘陵线,长8.9公里,另一条是2016年2月投运的韩国仁川国际机场磁悬浮线,长6.1公里。与同属于中运量的主要轨道交通工具,如现代有轨电车、轻轨、直线电机轮轨交通等相比,磁浮铁路线拥有建设费低、噪音小等明显优势。

我国针对磁悬浮技术的研究也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建设了204米至1550米之间长度不等的5条中低速磁浮试验线,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代表的多个磁浮领域研究机构通过技术攻关,已掌握了包括悬浮控制、轨排安装、牵引控制等在内的核心技术,使得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国家。我国著名铁道电气化与自动化专家钱清泉院士作为磁浮领域技术带头人,强调应促进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的技术创新和工程化示范,加快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中低速磁浮交通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长沙磁浮快线作为我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铁路线,是我国在磁悬浮列车应用领域取得的里程碑式成果,它全长18.55公里,一端连着位于京广、沪昆高铁交汇“金十字”的长沙火车南站,一端连着客流量排名中部前列的长沙黄花机场,使往来这两大交通枢纽由过去的驱车半小时缩短至10多分钟。相较从德国引进的上海高速磁浮列车,长沙磁浮专线列车由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与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合作,自主研发制造,具有安全、噪声小、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等多项特点,多个成果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区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一直在推进地铁建设,但建设费用高达每公里5亿至8亿元人民币,而磁悬浮铁路在地上建设,每公里建设费用仅需两亿元人民币左右。长沙磁浮快线与地铁等轨道交通相比,费用更低、噪音更小,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一次成功案例。该段快线作为“湖南制造”、“中国制造”的全新名片,正一步步走向国际舞台。由于国内外不少城市也有发展中低速磁浮项目的意向,湖南磁浮公司自专线建成试运营以来,便已接待了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友人,真正实现了从“走出国门学技术”到“打开大门传授经验”的转变,是“中国制造”迈出的又一大步,预示着磁悬浮铁路有望接棒高铁,为“中国制造”在国际舞台上掀起又一股建设热潮。

与在金融危机之后10年才发展起来的房地产业相比,“中国制造”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还吸收了一亿左右的就业人口,对于我国的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受益于低廉的劳动力与原材料,庞大的工业制造体系在中国迅速建立起来,“中国制造”成了世界上认知度最为广泛的标签,从服装到电子产品、物质产品到人文内涵都伴随着“中国制造”的身影。但“中国制造”在国际竞争中仍长期处于弱势的一方,不仅体现在生产环节上产品创新能力的匮乏,也体现在与外国企业争夺产业链高价值环节这一过程中话语权的缺失。廉价、低质成了人们一提起“中国制造”便会联想到的高频词汇。没有人喜欢质量粗糙的商品,但“中国制造”确实令很多低收入人群获得了基本的生活品质。如今,在外需不振与内生利润空间受挤两座大山的压迫下,“中国制造”企业正逐渐丧失传统竞争优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过去的只看眼前、不顾长远的狂飙突进之风以及处于发展之需而采纳的“权宜之计”亟需改变。寻求低成本的同时,应用更高的质量和更环保与便利的方式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未来将成为“中国制造”企业共同的努力方向。作者景乃权(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

[责任编辑:彭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