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宏观经济 > 今年我国经济不会陷入“滞胀”

今年我国经济不会陷入“滞胀”

经济日报2017年04月05日09:14分类:宏观经济

核心提示:今年我国经济陷入“滞胀”的可能性也不大。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高枕无忧,还是要想方设法化解风险。具

在总需求并未大幅回暖、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的背景下,不能简单地认为我国经济出现了“滞胀”。从发展趋势看,今年我国经济陷入“滞胀”的可能性也不大。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高枕无忧,还是要想方设法化解风险。具体来说,就是要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大幅降低个人与企业税负、坚定不移地推进去产能工作。此外,还要放松管制,激发市场活力

CPI步入“2”时代开始,有关我国经济进入“滞胀”的声音时有出现。今年1月份数据显示,CPI和PPI同比涨幅比去年12月份都有明显扩大,市场上有关我国经济已经陷入“滞胀”的言论不绝于耳。不过,2月份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0.8%,显著低于市场平均预期;PPI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7.8%。笔者认为,在总需求并未大幅回暖、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的背景下,不能简单地认为我国经济出现了“滞胀”。

从经济学理论来看,判断是否“滞胀”需同时满足3个标准:一是经济停滞或出现负增长;二是出现明显通货膨胀,通胀水平达到两位数以上或高于经济增长率;三是失业率高企。从这3个标准来衡量,我国经济当前出现的增长有所放缓和物价小幅上涨并不是典型的“滞胀”。从发展趋势看,今年我国经济陷入“滞胀”的可能性也不大。

首先看经济增长趋势。今年如果不出现中美贸易战、欧元区解体等“黑天鹅”事件,预计我国出口状况将小幅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将在基建投资带动下保持基本平稳,消费也将保持总体平稳。在经济放缓的过程中,我国经济结构逐步改善,表明经济增长质量正在提升。未来,随着改革力度加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我国经济将积聚再次增长的动能。

其次看物价走势。全年来看,年中CPI同比仍有走高可能,但下半年随着翘尾及新涨价因素的回调又会重新回落,全年通胀压力并不明显。

最后看就业。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4%左右的水平不变;最近三四年来,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更是基本稳定在1300万以上。“民工荒”及“用工成本逐年上涨”等现象也反映出我国未来面临的主要矛盾不是就业不足的问题,而是劳动力够不够用的问题。

所以,目前我国经济并没有出现“滞胀”,2017年也没有陷入“滞胀”的可能。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的背景下,如果应对不当就有可能出现经济硬着陆的风险;通胀及资产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贬值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也使我国宏观政策面临多重困境,经济陷入“滞胀”的风险仍然存在。

如何化解?首先,应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以控制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风险。其次,大幅降低个人与企业税负。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减税降费方面做了较多工作,但企业和个人税负仍高,减税降费力度应更大一些。短期来看,减税降费将直接减少财政收入,但从中长期看,能够激发企业经营活力,提升经营效益,扩大征税基础,有助于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再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去产能工作。产能过剩不出清和僵尸企业不清除,不仅会使任何刺激政策短期无效,长期还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持续扭曲。最后,要放松管制,激发市场活力。通过放开垄断行业及生产要素管理,给予市场更多自由空间;鼓励创新创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摆脱经济持续放缓的压力。

(唐建伟 作者系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

[责任编辑:彭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