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17北京年会圆满落幕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08月22日17:01分类:宏观经济

核心提示:吴晓灵表示,为了规范财富管理市场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当前应当加强三方面工作:一是要统一认识,二是要完善法律,三是要制定标准。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17北京年会8月19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年会聚焦“金融风险防范与财富管理市场发展”议题,汇聚逾五百位来自政商学界精英,就金融防风险背景下的财富管理市场转型与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财富管理市场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年会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主办,国研财富管理研究院承办。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先生担任大会主持人。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学术总顾问、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女士在开幕式上致辞。吴晓灵表示,为了规范财富管理市场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当前应当加强三方面工作:一是要统一认识,二是要完善法律,三是要制定标准。完善法律制度可以为资产管理市场的监管和行为规范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她具体阐释了《信托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的立法理念,为金融法律体系的完善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

年会上午第一场主论坛的议题为“金融风险防范与财富管理市场发展”。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个人成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首先发表了主题演讲。殷勇表示,当前金融市场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短板,主要存在于四方面:一是监管套利,二是风险管理能力跟不上金融体系关联复杂化,三是乱办金融,四是刚性兑付。殷勇强调,防范监管套利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强监管协调;二是要完善监管制度,三是要加大检查处罚力度。此外金融风险防范要有一个长期的准备,要做好长期的制度设计。

50人论坛个人成员、原中国工商银行行长、中国银监会特邀顾问杨凯生表示,对如何防范化解风险的讨论要注意从思想方法、认识论上进行分析,要坚持辩证地看问题、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50人论坛学术成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白重恩教授从投资、消费、出口等角度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判。白教授认为,除了要重视“黑天鹅事件”之外,还应对影子银行、房地产、杠杆、地方债、非法集资等“灰犀牛事件”保持高度关注,这些灰犀牛事件如果处理不当也容易造成金融风险。50人论坛成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在演讲中表示,近年来,以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为代表的财富管理行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资金脱实向虚、风险揭示不足等问题,还面临着法律地位不清晰、产品同质化严重、承载刚性兑付等方面的挑战。新形势下,财富管理行业一要以销定投,二要补齐短板,三要跨界竞合,四要科技支撑,五要强化管理。

在以“一带一路与财富管理市场投资机遇”为议题的第二场主论坛上,50人论坛学术顾问、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指出,“一带一路”成果则惠及了沿路沿线各个国家,在“五通”方面的推进进程超出了预期,“一带一路”倡议未来将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屠光绍在演讲中强调,企业和金融机构要把握好国家对外投资和“一带一路”建设总的要求和原则,做好与自身战略定位的对接,不断调整完善对外投资策略。50人论坛成员、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小民表示当前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呈现六大特点,要注意正确处理好七大关系,即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深化改革和强化金融监管的关系、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风险防范增量阻击和存量化解的关系、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关系、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加强党的领导和提高全体金融工作者专业水平的关系。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在随后的演讲中从信用的维度、信用的层次和信用的空间三个维度论述和强调了信用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王忠民指出,金融监管最关键的事情就是要做好信用制度体系建设。

在下午以“当前形势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难点与对策”为主题的第一场论坛中,50人论坛学术成员、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孙晓霞指出,要使金融领域避免“堰塞湖”风险,需要加强金融创新,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撬动作用,金融创新要遵循四个理念:一是遵循金融普惠这个理念,推动商业性金融沉下去;二是遵循突出重点的理念,推动政策金融的力度;三是遵循引导扶持的理念,推动风险分担、补偿体系;四是遵循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民间资本在PPP项目中的参与。50人论坛学术成员、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表示,私募行业的成功实践证明《基金法》已经成为统领各类资产管理业务的根本大法。对于落实《基金法》的措施,一是尽快出台《私募基金管理条例》,厘清私募基金的本质与边界,明确契约型、合伙型、公司型基金的信托义务要求。二是在《基金法》框架下制定大类资产配置管理办法,更好发挥基金管理人的募集与投顾两种职能。50人论坛学术成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表示,在当前形势条件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最要抓紧的一件事情就是推进直接税的改革。他指出,中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中国企业税负重的格局必须有所改进,中国的税收制度必须走和世界税收制度发展相融合、相契合的道路,因而,即便千难万险,也要从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制、房地产税要开征起步,推进直接税改革。50人论坛成员、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在随后的演讲中介绍了浙商银行在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和创新。50人论坛专业成员、国富资本董事长熊焰探讨了私募股权基金在深化经济改革和服务实体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

下午第二场论坛主题为“金融去杠杆对财富管理市场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温信祥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比较强的监管,可以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同时,为实体经济提供比较好的支撑。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表示,去杠杆不应被看做是洪水猛兽,最关键是能不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合理的杠杆对经济有好处。申万宏源董事长储晓明认为,现在大量风险出现在基层,出现在一行三会够不到的地方,所以应该构建分级的监管体系,也就是二级监管体系,同时应该综合应用各种监管。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表示,近期的整个治理整顿,可以感觉到银行对基金委外业务有一些收缩,对公募基金业务也有一些影响,最根本的是会影响到资产管理行业对主动投资领域的要求越来越高。星石投资董事长江晖认为,对于私募行业来说,金融去杠杆不但不会受损,反而会继续发展壮大。因为其他市场去杠杆以后,资金反而会流入股票市场。从这一点来看,股市现在是整个金融资产行业资产存量最好的地方。本场论坛主持人、中粮信托总经理辛伟认为,在技术引领下、改革推动下和国家政策引导下,中国整体的资产负债表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个提升空间就为我们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的财富管理,寻求了更加清晰和明确的增长点。

在下午以“监管新政与资管行业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场论坛上,嘉宾们围绕当前金融行业存在的资金空转、监管套利、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就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和推动资管行业健康发展发表了看法,提出了诸多建议。本场分论坛的主持人是中国农业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彭向东,参与讨论的嘉宾有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顾建纲、中国建设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兴华、中国保险资管协会执行副会长曹德云、新华资管总经理李全、华润信托总经理刘小腊。

在下午以“缩表压力下的市场形势展望”为主题的第四场论坛中,嘉宾们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分析预判,并探讨了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可能造成的影响,为投资者如何规避风险、把握投资机遇提出建议。分论坛七的主持人是蚂蚁金服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华,参与讨论的嘉宾有海通证券总经理瞿秋平、国务院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陈道富、中国社科院教授、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法巴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中投研究院副院长陈超。

在下午以“互联网金融:寒冬后的诗与远方”为主题的第五场论坛上,嘉宾们就互联网金融领域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新业态展开讨论,对互联网金融如何监管、如何防范系统性风险提出对策建议,并畅想描绘了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分论坛五的支持人是中央财大金融学院院长李建军,参与讨论的嘉宾有百度集团副总裁张旭阳、蚂蚁金服副总裁徐浩、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腾讯支付金融业务副总裁洪丹毅、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锋。

下午第六场论坛以“新形势下的资产配置与市场投资策略”为主题,嘉宾们围绕经济周期、金融监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话题展开了广泛讨论,为中短期内的资产配置和最优投资策略发表了观点。分论坛八的主持人是申万宏源研究所所长陈晓升,参与讨论的嘉宾有中投公司股权策略总监张一清、清华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朱宁、平安银行金融市场总监王伟、民生加银基金总经理吴剑飞、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英大信托总经理张传良。

两场财富夜话分别聚焦“中小银行的突围与竞合”和“中国私人银行的转型与发展”。“中小银行的突围与竞合”圆桌讨论的主持人是基玉金服董事长王翔,发言嘉宾有廊坊银行行长邵丽萍、 邯郸银行董事长郑志瑛、营口银行行长潘兆奇、郑州银行行长申学青、江苏银行副行长张荣森、北部湾银行行长纪志顺。“中国私人银行的转型与发展”圆桌讨论的主持人是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参与讨论的嘉宾包括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刘敏、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副总经理杨诚信、建设银行私人银行部副总经理严俊、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孔庆龙、平安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林曼云。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成立于2012年9月16日,是一个非官方、非营利性质的学术智库组织。论坛致力于为关心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高端交流平台,推动理论、思想、创新和经验交流,为相关决策与研究机构提供理论与实务经验参考,进而为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最终对中国金融体系的优化产生积极影响。(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山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