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税改“红利”持续释放

新华网2017年11月09日08:55分类:区域经济

“我们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925.69万元,实际利润额43.94万元,在国家出台小微优惠扩围和享受减半征税优惠后,少交税款近7万元。”北京中智博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燕清在记者走访时激动地说。

今年以来,随着国务院6项减税政策等一系列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相继落地生效,企业减税降负的利好效应不断显现,尤其是进一步推动了实体经济降成本、增后劲,切实以税收的“减法”换来了企业效益和经济发展的“加法”。据统计,国务院6项减税政策实施后,预计2017年将为北京市企业减轻负担总计达31.1亿元。

大幅减税降负 企业轻装上阵

“营改增后,我们企业每年减税超过千万元,真是没想到,我们的税负能减轻这么多!”谈到营改增,北京新辣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税务经理吴付强赞不绝口。借助营改增改革契机,新辣道公司先后在北京、四川建立了两个大型现代化物流配送、生产基地,打通了供应链和门店之间的抵扣链条。吴付强经理介绍到:“目前新辣道北京门店日常购进的货物100%来自于北京供应链公司,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的同时,解决了因采购来源不规范带来的财务票据不规范的行业痼疾,取得的进项发票基本上都可以抵扣,企业税负实实在在的大幅下降。

营改增优化了税制结构,打通了产业的抵扣链条,不仅实现了减税降负,让企业轻装上阵,更为企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据统计,全面实施营改增后,北京市四大试点行业纳税人自身减税359.3亿元,税负下降16.3%。分行业来看,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分别实现减税54.8亿元、23.7亿元、76.2亿元、204.6亿元。加上前期试点行业,截至2017年10月征期结束,北京市共有107万户纳税人完成了营改增税制转换,总体税负下降30.2%。据了解,大多数企业都将税制改革带来的红利投入到科技研发、基础建设等领域,形成了企业发展与税收政策的良性循环。

新政策密集出台 改革惠民见效

“我们这些小企业能够一点点发展壮大真的离不开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北京网源高科软件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梁玲玲在记者实地走访时表示,“我们企业今年二季度累计收入同比2016年二季度累计增加了94.5%,随着企业业务做大,眼看就要超出享受优惠的上限了,国家又把上限提高到了50万,受益于小微优惠新扩围政策,我们二季度减免税款6.75万元,这对我们来说真是真金白银的实惠。”

据了解,大部分受益减税政策的企业,将节省下来的税款,进一步充实到企业发展的基本资金中,主要用于新产品研发及技术革新,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运营能力。

而减税政策为企业带来新发展动力和活力同时,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溢出效应,引导企业投入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公共投资领域,进一步盘活民间存量资本,推动了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北京国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国务院推出的6项减税政策,涉及范围广、享受主体涵盖面宽,无论是在推动企业自身发展,还是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上,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推动转型升级 激发市场活力

税收政策改革的每一步,都彰显着国家治理的新高度。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既要稳增速,又要调结构,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经济结构调整更是迫在眉睫。国家推出的这一揽子减税组合拳,既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 措,更是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点,对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扩大有效供给及社会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一系列减税政策通过为企业减负,进一步推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淘汰落后产能,在加快我国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比如在摩拜单车、ofo这些新兴业态发展初期,经营规模庞大、所需设备规模较大,但是通过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获得较多进项抵扣,并通过向生产厂商、下一链条经营者、消费者提供服务,增加他们的进项抵扣,形成了服务企业进项设备抵扣和下游增值税进项抵扣的双向减负效应,使两个新兴业态企业的营运能力和效益不断攀升。

北京市部分城区负责同志表示,自从去年以来,国家税收政策改革和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大,这种放水养鱼的做法,对激发首都经济发展活力的利好效应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国务院6项减税政策出台以后,减税成效更是十分明显,对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区域招商引资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