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努力构建新时代国际金融中心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12月15日10:03分类:区域经济

res01_attpic_brief

上海集聚了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外汇、票据、期货、黄金、保险等各类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上海金融市场年度交易总额稳居1300万亿元以上,我国直接融资总额当中的85%来自上海金融市场。

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把中国建成现代化经济强国、金融强国,迫切需要有与其自身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处在由扩大规模到注重质量、由集聚资源到提升功能的发展关键期,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尤为关键。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是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速社会资金周转、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更是金融中心提升配置金融资源功能的保障。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坚持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金融改革创新开放先行先试和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为重点,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进一步巩固了以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

进入新时代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上海已经成为国际上金融市场门类最为完备的城市之一。目前,上海集聚了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外汇、票据、期货、黄金、保险等各类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上海金融市场年度交易总额稳居1300万亿元以上,我国直接融资总额当中的85%来自上海金融市场。

上海已经成为国内金融机构的重要集聚地。截至2017年上半年,在沪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1519家。除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不断汇聚发展外,近年来,各类国际性、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机构不断涌现。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全球清算对手方协会(CCP12)、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等一批重要金融机构或组织落户上海。

上海已经成为国内金融对外开放的最前沿。目前,上海已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主要集聚地,在沪各类外资金融机构总数达431家,总部在沪的外资法人银行、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等均占内地总数一半左右。金融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宽,证券“沪港通”、黄金国际板、“债券通”等相继启动,银行间债券、外汇、货币等市场加快开放,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跨境ETF等试点顺利推出。

上海已经成为国内金融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多年来,中央一直支持上海在金融改革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把许多金融领域的创新探索放在上海试点。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自贸试验区、科创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提出后,上海不断加大金融改革力度,主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进一步释放协同创新的聚变效应,在跨境人民币业务、投贷联动等方面在全国率先试点,成为我国金融产品业务最为丰富集中的城市。

上海已经成为国内金融发展环境最佳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上海通过主动实施各项金融服务措施,积极吸引金融机构、金融人才集聚上海。与此同时,上海市人大颁布实施《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金融审判庭、金融检察处(科)、金融仲裁院、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等陆续成立。在全国率先推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治环境建设》白皮书。信用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落户上海的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已建成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开通运行。金融专业服务机构体系不断健全,金融集聚区规划建设成效明显。此外,上海市设立并连续评选金融创新奖,在全国率先建立金融业联合会,成功举办九届陆家嘴论坛,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肩负新使命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蕴育新内涵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召唤。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把中国建成现代化经济强国、金融强国,迫切需要有与其自身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特别是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更加突出,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是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活,经济活。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我国经济发展正经历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关键期。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充分利用好金融要素市场平台,不断完善人民币全球服务体系,实现各要素市场的协同发展,有助于增强我国金融资源配置能力,有助于拓宽社会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更好地服务全国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有利于增强我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为全球经济金融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我国虽已成为重要的世界金融大国,但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并加强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深度联动,有利于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有利于提升市场影响力和辐射力,形成中外资金融机构共同竞争、良性发展的格局,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一带一路”的作用,支持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发挥好“桥头堡”的作用,为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促进我国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

三是有利于提升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水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金融稳,经济稳。当前中国经济的安全稳定日益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具有广度、深度和吸纳力强的多层次金融市场,探索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正是构建中国现代经济金融体系、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

开启新征程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服务金融中心建设

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处在由扩大规模到注重质量、由集聚资源到提升功能的发展关键期,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尤为关键。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是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速社会资金周转、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更是金融中心提升配置金融资源功能的保障。

日前,作为国家核心金融基础设施之一的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上海分公司升级成为上海总部,陆续将人民币债券跨境发行中心、人民币债券跨境结算中心、中债担保品业务中心、中债估值中心、数据中心等五大核心功能平台集聚上海,将加快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有效拓展人民币产品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人民币产品和工具,提升人民币产品市场规模和影响力,助力上海建设全球人民币基准价格形成中心、资产管理中心、支付清算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

一是助力全球人民币基准价格形成中心建设。大国金融必然要掌握金融定价权,债券市场为整个金融体系提供价格基准参考,债券市场定价权的核心在于掌握发行定价和发布基准利率。这次中央结算公司上海关键收益率(Shanghai Key Yield,简称SKY)在沪发布,是贯彻中央关于“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有力举措,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使用的方便性,也会在助力利率市场化、维护人民币定价权、推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通过进一步丰富上海基准定价指标体系,为上海形成全球人民币基准价格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助力全球人民币资产管理中心建设。固定收益产品因其风险小、流动性强等特点,是全球资产配置的主流。据统计,全球金融资本约有七成以上配置固定收益产品。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中包括30万亿元的高等级债券。这些债券不仅是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资产配置首选,其在沪托管也将助推上海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人民币资产池。

三是助力全球人民币支付清算中心建设。从债券市场的发展实践看,托管结算后台集聚了证券资产和资金,是债券市场的中央银行,是汇聚金融要素的重要枢纽。目前,我国债券结算约占央行大额支付系统结算量的一半,而政府债券等高等级债券约占债券结算量的87%。中央结算公司上海总部筹建人民币债券跨境结算中心,将在全球人民币支付清算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助力全球人民币风险管理中心建设。债券流动性好、价格稳定,是天然最优的金融担保品,全球约90%的金融担保品使用的是债券,特别主权、准主权类债券更是金融担保品中的关键产品。作为全球最大的债券担保品管理平台,中债担保品业务中心管理着超过12万亿元的金融担保品,并服务于人民银行基础货币投放、财政部国库现金管理以及债券回购、国债期货、黄金交易等市场运行。该中心落户上海,将探索构建跨市场、跨平台、跨国境的担保品管理生态系统,深入对接上海金融要素市场,助推上海打造全球人民币市场的风险管理中心和流动性中枢。(作者郑 杨  系上海市金融党委书记、市金融办主任)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