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京津冀推进高质量发展观察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2月04日12:05分类:区域经济

创新驱动 合作强化 环境优化——2017年京津冀推进高质量发展观察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  2017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近期目标收官之年,这一年中,三地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效果更加明显,产业合作格局更加清晰,营商环境更加优化,进一步走向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效果更加明显

2017年在天津举办的首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国内首台示范运营的全自动驾驶园区通勤车亮相发布,研发这台车的就是天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及其孵化企业,团队主要成员均来自北京。

创新,正在让京津冀紧密联系、共同发展。

2017年,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天津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2.1万家,河北清理整治10.8万家,北京5年来也清理整治了1.1万家。同时,三地大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虽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GDP增速,但产业结构也得到优化,创新驱动效果更加明显。

北京、天津、河北2017年第三产业比重分别达到80.6%、58%、41.8%,同比增长7.3%、6%、11.3%。北京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6%和12.1%;天津高技术(制造业)产业增加值增长10.4%,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64.6%;河北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79家,是上年的2.5倍。

天津GDP2017年同比增长3.6%。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院长刘刚表示,科技创新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尤其是重化工产业在工业中占比过高,加上过度依赖投资,是当前天津等地经济增长遭遇困境的重要原因”。

产业合作格局更加清晰

2016年底,在距北京145公里的天津北塘,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正式挂牌成立,并在2017年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园区新增注册企业超过300家,聚集了百度(滨海)创新中心、京东(滨海)云创空间等一批专业化的孵化加速平台。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只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2017年,京津冀三地产业转移、合作的格局更加清晰。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2017年,河北雄安新区设立,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一起构成北京的“两翼”,让京津冀产业转移格局焕然一新,而年底《关于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意见》印发实施,更明确了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承接的不同内容;细化了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张承生态功能区、滨海新区等4个战略合作功能区产业承接和发展方向;确定了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和专业化承接平台,“2+4+N”承接体系分工有序。

除此之外,通州、武清、廊坊三地于2017年2月签署了推进“通武廊”战略合作发展框架协议,携手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试验示范区;津冀港口集装箱码头公司也在2017年揭牌,天津口岸进出口总额中,来自北京与河北的货物比重达到29.8%。

据天津市统计局副局长褚丽萍介绍,2017年,京冀企业来津投资到位资金超过1000亿元,京津冀产业协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强。

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我觉得GDP就是个数字,以前虽然数很大,但是我们企业在天津生存发展还存在一些不便,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周边的配套和服务较差,空气质量也不好。”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御风说。

郭御风的公司需要的上下游配套企业过去在天津一直比较少,他告诉记者,近一两年来,他明显感觉到天津相关企业多了,开展业务更加方便了,PM2.5浓度也比五年前下降了35.4%,“像自然环境给员工带来好心情一样,营商环境好更能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他说。

2017年,北京出台《关于率先行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的26条措施,进一步提升投资审批效率;天津出台《关于营造企业家创业发展良好环境的规定》(即“津八条”),政府破除“官老爷”思维,给企业家当好“店小二”;河北也专门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营商环境的优化激发了市场活力,2017年前10个月,北京海淀区国税局依法为各类企业办理减免税927亿元,同比增长19.2%,对高新技术、小型微利等企业落实优惠覆盖面达到100%。

百度公司税务总监李剑说:“现在,企业研发投入越多,享受的税收优惠力度越大,这样的政策环境让企业自主研发更有干劲儿。”(记者李鲲、任峰、齐雷杰、王宁)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静]